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不同时期户籍迁移记忆漫画”。 材料二 据20...

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不同时期户籍迁移记忆漫画”。

材料二 据2012年1月23日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办公厅已发出通知,要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招收非本地户籍的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各地城市应取消落户限制(直辖市按有关规定执行)。

(1)材料一、二反映出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2)当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

A.由城市到乡村    B.由城市到城市

C.由乡村到城市    D.由乡村到乡村

(3)当前我国的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这对我国乡村有何影响?

(4)进入21世纪,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量外来民工无“工”可做和企业无“工”可用的现象,原因是什么?

 

(1)社会文化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 (2)C (3)①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与交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②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③更好地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④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 (4)进入21世纪,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对技术人员需求大量增加,而外来民工大部分知识水平较低,难以满足企业技术生产要求,因而出现东南沿海地区外来民工无“工”可做,而大量本地企业招不到高素质劳动力而无“工”可用。 【解析】整体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以及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分析,当前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人口迁移的影响主要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分析。 (1)材料一反映的“为了孩子上学”需要引起的人口迁移属于社会文化因素影响;而“我们村挺富的”引起的人口迁移属于经济因素的影响;材料二反映了政策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属于政治因素的影响。 (2)目前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主要方向为由乡村向城市的人口迁移。 (3)目前受经济因素影响的人口迁移,乡村为主要的人口迁出地区,对乡村的影响可从人地关系、交流、经济等有利影响和劳动力、人才流出的不利影响综合分析。 (4)注意“21世纪”的时间信息,进入21世纪,因为东南沿海的产业升级,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较高,而一般的民工多为普通体力劳动者,文化素质较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某历史名城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该城市旧城区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旧城区中①区域和②区域形成较早的是          ,原因是什么?

(3)影响新城区出现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新城区发展沿      方向延伸。

(4)旧城区发展速度缓慢,形态基本不变,试分析可能的原因?

 

查看答案

某四个国家人口增长率如右图所示。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是________。

(2)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图中________国相近。

(3)人口的发展状况总是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联。根据经济与人口关联性,图中四国,最可能属于发达国家的是________。

(4)B国可能面临的最主要人口问题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图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采用“可呼吸地面”后,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

A. a 增加    B. b 增加    C. c 减少    D. d 减少

 

查看答案

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建起了“握手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  )

A. 吸引外来人口定居

B. 吸引城市周末度假

C. 增加自住房面积

D. 出租房屋增加收入

2.“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  )

A. 居住人口减少    B. 城市房价昂贵

C. 人居环境恶化    D. 城区不断扩大

 

查看答案

下图是某城市热力环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城市上空多尘埃物质    B. 城市绿地面积小

C. 人类生产、生活释放大量的余热    D. 人类活动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

2.下列利于改善城市环境的可行性措施有(  )

①扩大绿地面积 ②完善城市道路网 ③提倡坐出租车 ④加强城市管理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