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为“我国新疆天山西段伊犁谷地内霍尔果斯(80°29′E,44°14′N)境内...

下图为“我国新疆天山西段伊犁谷地内霍尔果斯(80°29′E,44°14′N)境内某低山丘陵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不同时期形成的同类型岩层采用同一图例表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上图中甲、乙、丙、丁四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A. 背斜、向斜、地堑、断层    B. 向斜、向斜、地垒、断层

C. 背斜、向斜、背斜、断层    D. 向斜、向斜、背斜、断层

2.M附近的岩层接近垂直方向,并与两侧的岩石存在明显的不连续性,原因可能是

A. 外力侵蚀    B. 外力沉积    C. 岩浆活动    D. 地壳运动

3.甲山的表层出现了黄土及黄土状物质,其形成原因可能是

A. 流水作用    B. 风力作用    C. 岩浆活动    D. 地壳活动

 

1.C 2.D 3.B 【解析】本题考查地质构造及地质作用。读图,结合岩层弯曲状况来看,甲中间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乙中间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丙处中间岩层老,两翼岩层新,为背斜构造;丁处两侧岩层上下错开,有明显位移,为断层。读图可知,M处处两侧岩层上下错开,有明显位移,为断层;是由于地壳的挤压,导致岩层不能承受地壳运动的力,而发生断裂,岩层沿着断裂面上下错开。甲处上的黄土状沉积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黄土是风力携带的沙粒,受到阻挡或者速度降低,沉积形成的,属于风力沉积作用的表现。 1.读图,结合岩层弯曲状况来看,甲中间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乙中间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丙处中间岩层老,两翼岩层新,为背斜构造;丁处两侧岩层上下错开,有明显位移,为断层。选C正确。 2.读图可知,M处处两侧岩层上下错开,有明显位移,为断层;是由于地壳的挤压,导致岩层不能承受地壳运动的力,而发生断裂,岩层沿着断裂面上下错开。选D正确。 3.甲处上的黄土状沉积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黄土是风力携带的沙粒,受到阻挡或者速度降低,沉积形成的,属于风力沉积作用的表现。选B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世界某区域某季节沿岸洋流流向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季节为北半球的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甲洋流附近海域鱼群相对较多,主要是因为该海域

A. 处于寒暖流交汇处    B. 位于大河入海口

C. 夏季深层海水上涌    D. 季节变化很显著

 

查看答案

“丁”字坝是一段伸入河水(或海水)中的堤,与堤岸呈“丁”字形(如下图所示),可减缓近岸水的流速。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下图所示①、②、③、④四处最需建“丁”字坝的是

A.     B.     C.     D.

2.“丁”字坝建成后

A. 河流淤积加剧    B. 河流水位下降,减轻洪涝灾害

C. 河岸侵蚀加剧    D. 河道中心通航能力增强

3.黄河济南北部某铁路桥附近多“丁”字坝,其主要作用是

A. 防洪    B. 减淤    C. 护堤    D. 防凌

 

查看答案

2018年1月3-4日,西北地区东南部、黄淮西部、江淮西部、江汉北部、山西南部等地出现大到暴雪,局地大暴雪,截至6日5时,上述地区积雪深度10~15厘米,局地超过20厘米。据气象部门预测,6-8日的雪线南界比3-4日偏南。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6日2时天气系统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此时,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可能遭受雨雪天气侵袭的是

A.     B.     C.     D.

2.6-8日的雪线南界比3-4日偏南的主要原因是

A. 暖气团水汽含量增加    B. 暖气团北上速度加快

C. 冷气团南下升温剧烈    D. 冷气团势力更加强盛

 

查看答案

假定各个气压带的宽度为10个纬度。下图为某日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日为

A. 春分日    B. 夏至日    C. 秋分日    D. 冬至日

2.图中甲地(纬度50°)表层海水大规模运动的方向为

A. 自西南向东北    B. 自西向东

C. 自东北向西南    D. 自东向西

 

查看答案

2017年,智利中部广大地区山火频发,被烧毁的林地超过15万公顷,威胁多处城镇和民众生活区。连续的森林大火造成智利中部广大地区浓烟滚滚,遮天蔽日。下图为2017年智利火山主要发生区位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从气候角度考虑,该地山火易发的时间为

A. 12、1、2月    B. 3、4、5月    C. 6、7、8月    D. 9、10、11月

2.下列关于山火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短期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①昼夜温差减小 ②地表径流减弱 ③土壤透水性减弱 ④生物多样性增加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