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植物工厂是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是一种高投入、高技术、精装备的工厂化...

植物工厂是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是一种高投入、高技术、精装备的工厂化农业系统。其设计和使用使农业生产不断向专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目前,荷兰、日本等国已在此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下图是“植物工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植物工厂中可以明显缩短农业生产周期的设备是(  )

A. 育苗工厂    B. 栽培车间

C. 保冷库    D. 通风系统

2.利用植物工厂,符合荷兰农业专业化发展方向的农作物可能是(  )

A. 甜菜    B. 蔬菜

C. 柑橘    D. 棉花

3.植物工厂的设计要注重改良当地的自然条件,判断荷兰的植物工厂在设计上应侧重的方面是(  )

①热量 ②水分 ③光照 ④土壤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1.A 2.B 3.C 【解析】 1.材料提到植物工厂是是一种高投入、高技术、精装备的工厂化农业系统,可知育苗工厂是可以明显缩短农业生产周期的设备。 2.根据植物工厂示意图,蔬菜是最适宜工厂种植的农作物,甜菜是位于中温带的作物,棉花需要光照条件较好,不适宜温带海洋性气候的荷兰,柑橘是需要种植柑橘树的,不适宜植物工厂。 3.荷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热量和光照条件较差,所以荷兰的植物工厂在设计上应侧重注重改良的是热量和光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吠亩法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农业耕作方法,由吠(沟)和亩(垄)两部分组成。该方法对土地的利用有“上田弃亩,下田弃吠”两种方式。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的两种吠亩法”。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甲吠亩法有利于(  )

A. 抗风透光    B. 保温通风    C. 抗旱保墒    D. 排水防涝

2.与图甲相比,图乙吠亩法在农作物生长中的主要优势是(  )

A. 土壤水分充足    B. 昼夜温差减小    C. 风力侵蚀降低    D. 通风透光性好

3.影响该地区农业耕作方法的主导因素是(  )

A. 热量    B. 光照    C. 土壤    D. 水分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图中甲县适宜许多花卉生长,素有“万紫千红花不谢”的美誉。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该县就开始发展花卉产业,近年来花卉种植面积不断增加。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县素有“万紫千红花不谢”的美誉,其主要原因是(  )

A. 冬暖夏凉    B. 地势低洼

C. 土壤肥沃    D. 水源充足

2.甲县打造花卉生产基地的主要社会经济优势是(  )

A. 临近县城,消费市场广阔

B. 劳动力素质低,成本低

C. 靠近高铁,交通运输便利

D. 种植经验丰富,技术成熟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西西里岛(位于地中海里)1月份等降水量线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图示信息推断,岛上发展农业有利的自然条件为(  )

A. 水源    B. 地形

C. 热量    D. 光照

2.1月份,影响该岛降水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 盛行西风    B. 地形格局

C. 纬度位置    D. 海陆位置

3.该岛主要种植的果品是(  )

A. 鲜桃、甜杏和大枣    B. 香蕉、柚子和菠萝

C. 荔枝、柠檬和苹果    D. 葡萄、油橄榄和柑橘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城市环境质量的要求和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下面为我国华北地区某城市高中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的他们所在城市的相关信息。

材料一 该城市及郊区地形剖面图。

材料二 该城市1990年和2010年土地覆盖百分比。

材料三 该城市市中心与郊区近地面下午4时的气温差。

(1)结合地形和植被状况,分析该城市冬季空气自净能力下降的原因。

 

(2)指出土地利用的变化给该城市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3)分析该城市城郊之间近地面污染物迁移的方向及原因,并提出改善城区空气质量的有效措施。

 

查看答案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纳瑟姆曲线表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大体上都经历了类似正弦波曲线上升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二个拐点:当城市化水平在30%以下,代表经济发展势头较为缓慢的准备阶段,这个国家尚处于农业社会;当城市化水平超过30%时,第一个拐点出现,代表经济发展势头极为迅猛的高速阶段,这个国家进入工业社会;城市化水平继续提高到超过70%之后,出现第二个拐点,代表经济发展势头再次趋于平缓的成熟阶段,这时,这个国家也就基本实现了现代化,进入后工业社会。下图为我国城市化“纳瑟姆曲线”图。

材料二 下表为某城市市中心与郊区16时的气温差表。

时间

1月

2月

7月

10月

全年

平均气温差/℃

5.2

6.0

5.4

6.0

5.5

 

(1)1990~2030年,我国城镇化进程处在哪一阶段?该阶段有何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实施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地理意义。

 

 

 

(3)据材料二表中数据,分析该城市在城镇化进程中城郊之间污染物迁移的方向与原因,并提出为改善城区空气质量在郊区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