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2009年2月到3月,某科学考察队从东北平原向西,经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最后到...

2009年2月到3月,某科学考察队从东北平原向西,经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最后到达塔里木盆地。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沿途气候变化依次为(  )

A. 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草原气候—温带沙漠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高山气候

C.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D.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2.沿途自然带变化依次为(  )

A. 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

B.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C. 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 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

 

1.D 2.B 【解析】 1.东北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大兴安岭属于山地气候,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沿途气候变化依次为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D对。A、B、C错。 2.东北平原自然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大兴安岭是针阔混交林,内蒙古高原是温带草原带,塔里木盆地是温带荒漠带,沿途自然带变化依次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C对。A、B、D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我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地理现象中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不相符的是(   )

A. 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B. 植物稀少,土壤瘠薄

C. 化学风化微弱,物理风化剧烈    D. 流水侵蚀显著,风力侵蚀微弱

2.青海、内蒙古、甘肃等地大量挖掘“发菜”、“甘草”,导致环境恶化反映了(   )

①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 

②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 

③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制约和影响 

④某一要素的改变必将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下图是我国南方某河流的一河段,分析完成下面小题。

1.该河流流出谷口常常形成的地貌是(  )

A. 洪积平原    B. “U”型谷

C. 河漫滩平原    D. 三角洲平原

2.河中有沙金,淘金处可能在(  )

A. ①                  B.     C.     D.

3.该河的丰水期一般在(  )

A. 夏秋两季    B. 春夏两季

C. 秋冬两季    D. 春冬两季

 

查看答案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山岭是由(  )

A. 背斜形成的    B. 向斜形成的

C. 岩浆喷发形成的    D. 断层形成的

2.以下地形区中,是由该图所示构造形成的是(  )

A. 庐山    B. 喜马拉雅山

C. 阿尔卑斯山    D. 唐古拉山

 

查看答案

读“我国某河流流域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Ⅰ、Ⅱ两区域河流地质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Ⅰ区域河流的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流水搬运、沉积作用

B. Ⅱ区域河流的外力作用仅有侵蚀作用

C. Ⅰ区域河流流水作用使左岸侵蚀,右岸沉积

D. Ⅱ区域河流切割作用显著,使河谷呈“U”字形

2.有关该河流的假设能够成立的是(  )

A. 若该河流位于东北地区,则该河流只有一次汛期

B. 若该河流位于华北地区,Ⅱ区的河流易发生凌汛

C. 若该河流位于西北地区,则该河的补给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

D. 若该河流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则该河流量一定大于北方任一河流

 

查看答案

图中的数字表示内、外力作用的相互关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各数字与地质作用相对应正确的是(   )

A. ①—固结成岩作用    B. ②—风化作用

C. ③—变质作用    D. ④—侵蚀作用

2.④过程最终形成的岩石可能是(   )

A. 石灰岩    B. 花岗岩    C. 大理岩    D. 砂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