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是我国的第三大岛,也是一个面积不断增大的沙岛。读“崇明岛东...

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是我国的第三大岛,也是一个面积不断增大的沙岛。读“崇明岛东滩成陆线和大堤随时间的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崇明岛东滩陆地面积扩大的大致方向和原因是(  )

A. 向东北    B. 向西南

C. 流水沉积    D. 流水侵蚀

2.自1998年的新大堤建成后就几乎没有再进行造堤工程,崇明岛东滩的潮滩淤积也有所减缓,其原因是(  )

A. 不断实施围垦造陆    B. 长江三峡工程的建设

C. 长江水流速度明显加快    D.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建设

 

1.AC 2.BD 【解析】 1.崇明岛位于长江口,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向右偏,南岸的分支江水流量大,流速较快,泥沙沉积少。北岸的分支江水流量小,流速较慢,泥沙沉积多,最终导致东滩陆地面积因泥沙沉积在东北方向上扩大的较多。据此选AC。流水侵蚀会使岛屿面积会减小,不是岛屿面积增大的原因。 2.岛屿面积的扩大,泥沙来源是中上游的水土流失,由于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提高,中上游的水土保持工作做得好,水土流失减少,长江含沙量、输沙量减少,所以东滩的泥沙沉积减缓。长江三峡工程的建设,拦蓄水流的同时,泥沙在水库的库区沉积下来,导致大坝以下河段中泥沙含量减少,泥沙来源少了,东滩的潮滩淤积就慢了。中上游围垦造陆会导致洪水增多,水土流失可能增多,淤积加快。水流速度与落差相差,长江在这里的落差没有变化,流速也不会明显加快,据此选B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一幅“地层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图中岩层①②③④新老关系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①早于③    B. ②晚于①

C. ③早于④    D. ②晚于③

2.岩层①②③④中不可能含有化石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河谷地质、地貌剖面图,图中地层年代由①到③变老。图中阶地(用T表示,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数)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此河段阶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成。完成下列各题。

1.对河谷处的地质构造类型和两侧地壳抬升幅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A. 向斜 东侧大    B. 背斜 东侧小    C. 向斜 西侧大    D. 背斜 西侧小

2.矿产调查发现,在此河段的河床沙中有某种贵重金属矿产,但由于河水深不易开采。图中所示地点可能找到这种贵重金属矿物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的演化能较客观地反映海平面的升降状况。沙坝是由波浪携带泥沙堆积而成的一种狭长的、与海岸线平行的堆积体,沙坝将海水分割,内侧便形成一个封闭或半封闭的潟湖,潟湖常有潮汐通道与大海相连。下图为“全新世_______年前至今)形成的美国东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模式图”,图中a、b为三角洲。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A. 风力堆积、退潮时海浪堆积

B. 河流堆积、退潮时海浪堆积

C. 风力堆积、涨潮时海浪堆积

D. 河流堆积、涨潮时海浪堆积

2.全新世该地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的演化过程中,海平面相对于陆地(  )

A. 呈上升趋势    B. 基本稳定

C. 呈下降趋势    D. 反复升降

3.如此后海平面显著下降,则图中(  )

A. 沙坝向陆地方向推移    B. 潟湖的盐度逐渐降低

C. 沙坝向海洋方向推移    D. 潟湖受侵蚀水深增大

 

查看答案

桌状山是顶平似桌面、四周被陡崖围限的方形山体。

大瓦山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地处横断山东侧,海拔3 222米,为世界第二高桌状山。大瓦山是地形倒置形成的向斜山,山体分两层,下部是构成山体基底的石灰岩,上部是层层堆叠的玄武岩。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大瓦山桌状地貌的形成过程可能是(  )

A. 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地壳抬升→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外力侵蚀(形成桌状地貌)

B. 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地壳抬升→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外力侵蚀(形成桌状地貌)

C. 地壳抬升→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外力侵蚀(形成桌状地貌)

D. 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形成桌状地貌)

2.大瓦山形成过程中,假若玄武岩层和石灰岩层的上下位置颠倒一下,则地表呈现的地貌最可能是(  )

A. 平顶的桌状山    B. 起伏和缓的丘陵

C. 沉积层深厚的盆地    D. 林立的峰林、峰丛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读图,回答下题。

平顶海山(  )

A. 为褶皱山

B. 由沉积岩构成

C. 顶部形态由内力作用塑造

D. 随着板块的移动没入水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