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A、B两地的地质构造分...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A、B两地的地质构造分别对应右图的(  )

A. ②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③

2.图中B区域北侧的高原主要地貌类型及民居说法正确的是(  )

A. 喀斯特地貌 竹楼    B. 雅丹地貌 土楼

C. 黄土地貌 窑洞    D. 丹霞地貌 蒙古包

 

1.C 2.C 【解析】 1.据图中经纬网及主要地理事物可知A山为华山,地质构造属于断层中的地垒;B地形区位于华山北侧,为渭河平原,地质构造属于地堑。在题目所给出的地址构造图中,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和岩层升降情况可知,①、②为褶皱构造,①为“中间新两侧老”的向斜,②为“中间老两侧新”的背斜;③、④为断层构造,③为“中间岩块抬升,两侧岩块下降”的地垒,④为“中间岩块下降两侧上升”的地堑。因此A山对应的地质构造为③,B地形对应的地质构造为④,故③④正确,答案选C。 2.读图分析可知,B区域北侧的高原是黄土高原,主要地貌为黄土地貌,民居为窑洞,故C正确。喀斯特地貌主要位于我国云贵高原,竹楼是西双版纳傣族民居,A错误;雅丹地貌主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土楼则是福建客家族的民居,B错误;丹霞地貌分布广泛,以广东丹霞山最为著名,蒙古包为我国内蒙古高原蒙古族的民居,D错误。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资料和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 德国鲁尔区是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区之一。20世纪50年代以前,鲁尔区钢铁产量占到全国70%左右,煤炭产量高达80%以上,在本国以至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资料二:

(1)20世纪50年代以前鲁尔区发展煤炭和钢铁工业依托的地理环境是什么?

(试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分析)

(2)据材料二指出70年代后鲁尔区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

 

查看答案

读下面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

(1)下列地形部位在图中标注的代号是:山脊    、鞍部   。(填字母)

(2)图中修建水库最适宜的地点是    (填字母)

(3)根据地形图,F处宜发展以      为主的农业

(4)G处应发展    业为主,理由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图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A表示_______国家,B表示_______国家。

(2)A类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是________型,B类国家人口增长模式是_______型。

(3)从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来看,A类国家主要是迁____地 ,B类国家主要是迁____地 。

(4)A类国家人口年龄构成容易产生的社会问题是   ,______

(5)B类国家面对其人口问题,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中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甲气压带的名称是__________。

(2)据图分析,气候类型⑤分布的一般规律是__ (要说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气候类型④的成因是________。

(3形成气候类型⑥的原因是__________,图示季节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二分二至日)”,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地球公转方向为______时针。

(2)在地球公转轨道上C→D过程中,公转速度的变化情况是______。图中地球公转轨道上距远日点最近的位置是______(填字母)。

(3)地球公转至A时,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当地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范围是________灵宝(33°26′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__________;全年白昼达到当地一年中最长的地区范围是___________;南极圈的昼长时间比赤道上_______(多或少几小时)小时。  

(4) 地球由B向C运动过程中,灵宝的昼夜状况是____________;昼夜变化趋势是_____;南极圈内出现_________现象,且范围逐渐___________。

(5)地球在C位置时,下列地点的昼长,按由短到长的顺序排列:     

①南极长城站        ②曾母暗沙        ③灵宝      ④漠河

(6)地球公转至A、B、C、D四点中的_____________点时,灵宝的日出时间为当地6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