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以水少沙多、含沙量高而著称,其多年平均输沙量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以水少沙多、含沙量高而著称,其多年平均输沙量16亿t(吨),天然径流量为534.8亿。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黄河水沙情势发生明显变化(表2),并引起一系列新的问题。长期人工退耕还林还草可能带来植被退化和水资源失衡等问题。因此,专家建议:未来黄土高原植被恢复不宜继续人工扩大退耕还林还草面积,而应以植被自然演替为主。

(1)黄河壶口瀑布位于黄河中游河段,瀑布流向与图中此河段的整体流向一致,图中照片的拍摄者此时正位于        省(简称)境内。

(2)根据表2简述1997年以来黄河中游地区水沙情势的变化。

(3)简述黄河水沙情势发生变化的可能原因。

(4)推测黄河水沙情势变化对下游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5)专家建议未来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应以植被自然演替为主,试解释其原因。

 

(1)晋 (2) 1997年以来,黄河水沙发生了显著变化;实测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急剧减少 (3) 自然原因:黄河上游、中游地区降水减少;降水的季节变化发生改变(降水的集中度发生改变);降水的强度发生变化(低强度降水天数增加,中、大雨天数减少)。(任答2点即可)人为原因:水利工程建设、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引水、河道取沙等。(任答2点即可)(4)水沙减少,河道改变,自净能力减弱;地下水位下降,湿地减少,生态环境恶化;来水来沙减少,三角洲增长减慢,海岸线改变等。(任答3点,答得合理可酌情给分。(5)人工林单一速生,虽短时效果好,但消耗土壤水分多,易导致群落衰败和生态系统退化;人工植被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如遇强自然灾害,可能加重灾害损失;植被自然演替具有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演替过程,是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更适合当地环境和水土长远保持(任答3点,答得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整体分析:该题以黄河流域图为切入点,考查水量变化、水文特征等相关知识,难度较小,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黄河壶口瀑布位于黄河中游河,布流向与图中此河段的整体流向一,该瀑布位于山西省境内。 (2)黄河壶口瀑布位于黄河中游河,1997年以来,黄河水沙发生了显著变化;实测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急剧减少。 (3)黄河水沙情势发生变化,自然原因可以从黄河上游、中游地区降水减少、降水的季节变化发生改变等方面回答,人为原因从水利工程建设、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等方面回答。 (4)黄河水沙情势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可以从水沙减少、河道改变、自净能力减弱、地下水位下降、湿地减少等方面回答。 (5)人工林单一速生,虽短时效果好,但消耗土壤水分多,易导致群落衰败和生态系统退化,因此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应以植被自然演替为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粮食供需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 左图为“2012 年中国粮食供需空间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区域粮食供需状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 右图为“2005 -2013 年江苏省人口变化与粮食增产关系图”。

(1)与全国高余粮区相比,简述高缺粮省市的主要分布区域及其形成原因______,保障高缺粮地区粮食供给的主要措施有______。

(2)据右图,简述江苏省人口变化粮食增产关系的主要区域差异___。

(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粮食的品质。 江苏不少农业示范区推广种植有机大米,试分析种植有机大米的有利条件______。

 

查看答案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古人登上大别山主峰,不禁感叹南北两侧的景色:“山之南山花烂漫,山之北白雪皑皑,此山大别于他山也!”

(1)推断古人登山的季节,分析该季节南北景色差异的原因。

图示灌区是我国高产农田建设的重点区域之一,该区水利工程具有“蓄、引、提、排相结合”的特色。

(2)简述形成该特色的自然条件,说明灌区水利工程在高产农田建设中的功能。(5分)

(3)分析甲高速公路施工难度大的原因,概述该公路对大别山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为大别山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带来新契机。但调查发现部分地区的酸性红壤,土质黏重,有机质含量低,严重限制了农业发展。

(4)请列举几条改良红壤的措施。

 

查看答案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据表中数据推测,该省境内河流结冰期约为       个月。

(2)说明上图中a点上游河段的水文特征。请回答三项(结冰期长除外)。

(3)上图所示地区生产的矿泉水远近闻名,销量较大。矿泉水生产企业若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可能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查看答案

某教授参加了新疆阿尔泰山科学考察,他在日记中写到:“身后的森林戛然而止,眼前簇簇花草相映,再往上看,花开始变得星星点点,路旁出现了积雪,远处已经能够看到冰川的边缘,此时飘起了大雪……”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此时教授正站在阿尔泰山的(  )

A. 山地针叶林带    B. 高山草甸带

C. 高山苔原带    D. 冰川带

2.阿尔泰山南坡(  )

A. 森林大多为落叶阔叶林

B. 草场仅分布在山麓地带

C. 此时季节为冬季

D. 降水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

 

查看答案

在天津市南部地区发现的贝壳堤,是贝壳及碎屑物受潮水搬运,在海边经较长时期堆积而形成的垄岗,可以作为当时海岸线的标志。

1.左图所示古海岸线分布地区地势的总体变化趋势是( 

A. 由东北向西南倾斜    B. 由西向东倾斜

C. 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D. 由北向南倾斜

2.该地区5000年来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反映了( 

A. 海平面间歇性下降    B. 气候持续性变暖

C. 海滨泥沙不断淤积    D. 地壳阶段性下沉

3.与天津市其他地区相比,北部地区降水较多的原因主要是( 

A. 锋面过境频繁    B. 地处迎风坡    C. 空气对流旺盛    D. 多气旋活动

4.右图所示甲地比周边地区气温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A. 海拔高度低    B. 降水少    C. 人口密度大    D. 距海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