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海绵城市”比喻城市像海绵一样,具有吸收、蓄存、渗透、净化雨水等功能。目前我国正...

“海绵城市”比喻城市像海绵一样,具有吸收、蓄存、渗透、净化雨水等功能。目前我国正在积极试点海绵城市建设。读海绵城市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海绵城市建设对城区水循环环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 增加大气降水    B. 增加下渗和地下径流

C. 减少地表水蒸发    D. 减少水汽输送

2.建设海绵城市的有效措施是

A. 增加城区绿地    B. 增加城区硬化面积

C. 加快城市交通建设    D. 合理布局城市商业区

 

1.B 2.A 【解析】根据材料中海绵城市建设的作用,具有吸收、蓄存、渗透、净化雨水等功能,分析建设过程中,主要表现在对下渗、地下径流环节的影响。有效措施应是利于雨水下渗。不利于雨水下渗的措施,不是有效措施。 1.根据材料,海绵城市具有吸收、蓄存、渗透、净化雨水等功能,海绵城市建设对城区水循环环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增加下渗和地下径流,B对。不能增加大气降水,A错。湿地面积增加,可增加地表水蒸发、水汽蒸发,C、D错。 2.建设海绵城市的有效措施是增加城区绿地面积,减缓地表径流速度,增加下渗,A对。增加城区硬化面积,下渗减少,蓄存减少,B错。加快城市交通建设,合理布局城市商业区不利于增加下渗,不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有效措施,C、D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城市热岛”指城区比周边地区气温高的现象。下图中的曲线表示某城市夏季午后近地面气温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城市热岛形成了城郊间的热力环流。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该环流方向的是

A.     B.

C.     D.

2.为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可在城区扩大

A. 工业区    B. 商业区    C. 住宅区    D. 公共绿地

 

查看答案

形成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人口密度大于密西西比河平原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 经济发达    B. 开发历史长

C. 气候条件优越    D. 资源丰富

 

查看答案

关于世界人口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 世界人口稠密地区都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B. 世界上的大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地区

C. 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洲为欧洲

D. 世界人口稀疏地区有冰原带、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热带雨林带、沙漠地区、高山和高原等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

 

查看答案

地球环境人口容量一直是学者讨论的话题,下列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总人口数量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B. 世界人口总量已超过环境人口容量

C. 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应控制在16亿左右    D. 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

 

查看答案

下表为2012-2014年我国某市常住人口变化抽样统计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表中数据可以直接反映出该市

A. 人口数量减少    B. 城镇用地规模减小

C. 城市化水平提高    D. 人口老龄化减缓

2.2016年1月该市开始实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预计到2040年前后,此项政策对该市人口方面的可能影响是

A. 增加人口合理容量    B. 解决人口过于集中的问题

C. 增加劳动力的数量    D. 大幅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