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夏季葡萄收获后,若直接在太阳光下暴晒,制成...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夏季葡萄收获后,若直接在太阳光下暴晒,制成的葡萄干易腐烂、发酸、变色。我国新疆吐鲁番地区在四壁有洞孔的荫房内晾制出的葡萄干糖分保留多、不发酸、色泽碧绿、状如珍珠,其“无核绿葡萄干”享誉世界。

材料二 初酿出来的葡萄酒口味生涩,需贮藏(要求温度维持在12~15℃,相对湿度70%左右)一段时间待其自然老熟后,才会芬芳浓郁、口味醇厚。渤海湾沿岸地区是我国最大的葡萄酒产地,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2。

材料三 下图为我国葡萄集中产地分布图。

(1)试分析吐鲁番地区所产葡萄多用于制葡萄干而较少用于酿酒的原因。

 

(2)吐鲁番地区的果农每年都会把葡萄植株埋入土中一段时间,之后再把葡萄植株从土里取出来放到葡萄架上,请指出这么做的时间并分析原因。

 

(3)地中海沿岸葡萄产区的果农常在葡萄园的地表铺放鹅卵石,而吐鲁番地区的果农却是在葡萄园地面铺盖秸秆,试分析这两种做法作用的异同。

 

(1)制葡萄干多的原因:吐鲁番地区气候干旱、晴天多,易于晾制葡萄干;葡萄干便于保存和运输。 较少用于酿酒的原因:深居内陆,人口稀少,经济不发达,当地葡萄酒的市场需求有限;酿酒技术不先进,葡萄酒产业基础薄弱;空气湿度小,昼夜温差大,不利于将葡萄酒贮藏至自然老熟。 (2) 时间:冬季。 原因:冬季气温低,多大风和暴雪,把葡萄植株埋入土中可减少大风和暴雪天气对葡萄植株的伤害;地下土壤湿度较大,保温保湿效果好,利于葡萄植株成活,次年从土中取出,可快速恢复葡萄植株的生长 (3)同:都有利于地表水下渗,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水分;都有利于减弱风力或流水对土壤的侵蚀,起到保土保肥的作用;都可抑制杂草生长。 不同:铺放鹅卵石有利于增大昼夜温差,促进葡萄糖分的积累。 铺盖秸秆可减弱夜晚和冬季低温对葡萄植株的不利影响,起到保温作用;秸秆腐烂后可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增加土壤的肥力。 【解析】整体分析:本题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主要考查影响工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1)分析吐鲁番地区所产葡萄多用于制葡萄干而较少用于酿酒的原因应从生产条件、技术、市场等方面来分析。读材料可知,若直接在太阳光下暴晒,制成的葡萄干易腐烂、发酸、变色,而吐鲁番地区气候干旱、晴天多,易于晾制葡萄干;且葡萄干便于保存和运输。而初酿出来的葡萄酒口味生涩,贮藏条件要求温度维持在12-15℃,相对湿度70%左右,新疆较少用于酿酒的原因是空气湿度小,昼夜温差大,不利于将葡萄酒贮藏至自然老熟;且深居内陆,人口稀少,经济不发达,当地葡萄酒的市场需求有限;酿酒技术不先进,葡萄酒产业基础薄弱。 (2)吐鲁番地区葡萄干品质好的原因可从葡萄品质好、加工生产条件好、技术水平高三个方面来回答。吐鲁番地区降水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葡萄中积累的糖分多;冬季气温低,不利于害虫越冬,夏季紫外线强,葡萄病虫害少,种出的葡萄品质好;深居内陆,各类污染少;在四壁有洞孔的荫房内晾制,避免了强光暴晒,制成的葡萄干不发酸,糖分保留多,色泽好。 (3)吐鲁番地区冬季气温低,多大风和暴雪,把葡萄植株埋入土中可减少大风和暴雪天气对葡萄植株的伤害;地下土壤湿度较大,保温保湿效果好,利于葡萄植株成活,次年从土中取出,可快速恢复葡萄植株的生长。 (4)两地夏季都高温少雨,铺放鹅卵石和铺盖秸秆都有利于地表水下渗,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水分;都有利于减弱风力或流水对土壤的侵蚀,起到保土保肥的作用;都可抑制杂草生长。不同的是铺放鹅卵石有利于增大昼夜温差,促进葡萄糖分的积累;铺盖秸秆可减弱夜晚和冬季低温对葡萄植株的不利影响,起到保温作用;秸秆腐烂后可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增加土壤的肥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多瑙河是欧洲第二大河,年通货量上亿吨,上游有一条长171千米、宽55米的莱茵河—多瑙河运河与莱茵河相通,下游有一条长64千米的多瑙河—黑海运河经康斯坦察港与黑海相通,运河两端建有船闸和发电设施,有灌溉和排水作用。

材料二:多瑙河的水系分布图及流域概况统计表

(1)多瑙河运输繁忙,是世界上航运较发达的河流之一,试分析多瑙河航运发达的原因。

(2)分析多瑙河在下游可直通黑海的情况下却要开凿多瑙河—黑海运河的原因。

(3)铁门水利枢纽是多瑙河上集发电、航运于一体的大型水利枢纽,评价其对多瑙河航运发展的影响。

 

查看答案

从秦岭第二高峰鳌山(海拔3 475 m)沿山脊徒步至第一高峰太白山(海拔3 767 m)的户外徒步线路——鳌太线,以山水形胜而出名。但其积雪多、难度大、危险性高对户外爱好者提出挑战,尤其以称为“石海”一段的路段最难,基本上是在碎石上攀爬。下图示意“石海”景观与秦岭太白山北坡植被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石海出现的位置在

A. 落叶阔叶林之下

B. 落叶阔叶林与针阔混交林之间

C. 针阔混交林与高山灌丛草甸之间

D. 高山灌丛草甸之上

2.石海形成过程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

A. 气温的日变化    B. 气温的季节变化

C. 降水的日变化    D. 降水的季节变化

 

查看答案

蓝化效应”是指城市水体面积在城市环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下表示意我国一些城市市区水域面积的数据(单位:km2)。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清洁的水体在城市环境保护中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

A. 形成对流净化空气    B. 净化各种生产污水

C. 方便居民生活用水    D. 释放热量调节气温

2.目前,我国城市建设中往往忽视水体的蓝化效应,其原因可能是

A. 城市发展缺少规划    B. 城市市区用地紧张

C. 城市内涝灾害严重    D. 城市环境质量低下

3.仅从自然条件考虑,北京市水体蓝化效应最差的季节出现在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中新网2014年12月2日消息 中国海军第19批护航编队今天上午从山东青岛港起航,开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自2008年12月26日中国海军派出首批护航编队后,已先后18次共派出50多艘舰艇执行护航任务。

材料二:中国海军第19批舰艇编队航线示意图。

(1)舰艇经过马六甲海峡时,护航官兵发现风浪很小,原因是                                           

(2)三亚至亚丁湾航线经过的主要气候类型有                                         

(3)图中正确表示冬季洋流流向的是    (“A”“B”)。 

(4)索马里以东近海海域夏季渔业资源比冬季较为丰富。简析该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读亚洲部分地区某时地面天气形势图(单位:百帕),完成下列各题。

(1)此时A地处于           气压控制下,天气状况是        。图中B地处于            气压控制下,天气状况是            

(2)a、b、c处能否形成锋面?若能,说明各自锋面的性质。

(3)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风速最大的是   ,判断的理由是                     

(4)根据上面的天气形势图作出的天气预报正确的是 (  )

A.东北地区天气晴朗

B.塔里木盆地吹西北风

C.内蒙古高原东部为阴雨天气

D.华北平原盛行东北风

(5)如果该天气形势出现在春季,那么我国西北、华北地区有可能出现                等灾害性天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