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材料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材料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是太阳能发电的一种.漂浮式水上光伏是指在水塘、湖泊、水库、蓄水池等水上建立的漂浮式光伏电站,硬件组成部分主要为光伏面板、汇流箱、逆变设备、变压器、集电线路、聚乙烯浮体架台等.漂浮式光伏电站在日本、美国、英国、挪威等国家早已经有了成功案例,但与陆地光伏相比,发展甚是缓慢。

材料二 2017年12月10日,全球最大的水面漂浮光伏电站—一安徽淮南150兆瓦水面漂浮光伏项目正式并网发电.淮南市由于地下开采造成的塌陷面积占全市面积的7.9%.该项目在淮南市采煤沉陷区闲置水面上建设,计划2018年5月实现全部并网发电。

(1)与陆地光伏相比,漂浮式水上光伏发电效率更高,试分析原因。

(2)说明淮南市水面漂浮光伏项目的建设产生的效益。

(3)与陆地光伏相比,简述漂浮式水上光伏发展缓慢的原因。

 

(1)水体对光伏组件有冷却作用,可以抑制组件表面面温度上升;水面灰尘少,位于水面的光伏面板受影响小;水面相对开阔,有效避免山体、树林等对组件的遮挡,太阳照射面积均匀且光照时间长 (2)生态效益:利用太阳能发电,节约煤炭资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保护大气环境;利用釆沉陷区的水面发电,节约土地资源,实现土地的综合利用;光伏面板覆盖在水面上,减少水面蒸发,抑制水中藻类繁殖,有利于保护水瓷源,社会经济效益:租赁闲置水面,出售电力,产生持续的经济收益;项目建设、日常维护和组件清洗大量利用当地闲置劳动力,增加当地就业机会 (3)水上作业,施工难度大;设备要求高,技术难度大;选址要求高,场址宜选在面积较广无大规模航运、生态非敏感区等水域;不稳定因素多,大风、水位变化、光照等因素对其影响较大;工程造价高,投入资金多,发电成本高(任答四点即可) 【解析】(1)漂浮式水上光伏发电效率更高的原因主要从自然原因来分析。相比陆地光伏,水上光伏漂浮在水面上,水体对光伏组件有冷却作用,可以抑制组件表面温带上升;水面开阔,避免了外界的影响,如山体、树林等对光伏组件的遮挡,太阳照射面积均匀且光照时间长;水面上同时也能避免沙尘对光伏组件的磨损影响。 (2)光伏项目的建设所产生的效益主要从社会、经济和生态三方面来分析即可。 (3)漂浮式水上光伏发展缓慢的原因主要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来分析。自然原因主要从水上作业建设的难度以及水面上也会出现一些不可控因素(风、水位变化、光照等),水面对设施设备的要求高分析;另外光伏电站占地面积大,所以要找面积广阔的且无人类活动干扰水域难度是比较大的;人文条件主要从造价、资金等方面分析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城市空中连廊是指跨越城市街道连接相邻建筑的封闭的人行通道或天桥,通常建设于城市高强度开发区域。空中连廊创造友善的行人环境创造和鼓励商业发展形成城市观景平台,美国东北部明尼阿波利斯是最平行空中连廊建设并形成网络系统的城市,下图示意城市空中连麻的内外实景,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城市连廊适宜布局在

A. 商业区    B. 住宅区    C. 工业区    D. 文化区

2.空中连廊系统

A. 改变城市功能分区    B.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C. 充分利用城市空间    D. 解决城市交通拥堵

 

查看答案

贡嘎山位于四川西部,下表示意该山东坡某海拔范围由低到高(Ⅰ-Ⅳ)四种植被垂直带某年10月时的生物量及其分配构成.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1.该海拔范围内物种优势最显著的是

A. 苔原    B. 草本    C. 灌木    D. 乔木

2.植被带

A. 常绿阔叶林带    B. 山地针叶林带    C. 高山灌丛带    D. 高山草甸带

3.推断导致植被带Ⅱ、Ⅲ生物量高于的主要因素是

A. 光照    B. 气温    C. 降水量    D. 土壤

 

查看答案

下垫面与大气之间存在水热交换,由于水汽蒸发而产生的潜热释放被称之为“潜热通量我国某湖泊常年水量稳定,下图反映该湖泊一年内潜热通量日均值变化及降水累计量。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湖泊主要补给源为

A. 积雪消融    B. 冰川融水    C. 大气降水    D. 地下水

2.在下垫面水分充足情况下,潜热通量值通常

A. 夏大于冬    B. 阴大于晴    C. 夜大于昼    D. 晨大于昏

3.对该湖泊12-2月潜热通量值的表现,合理的解释是

A. 凤速减小    B. 下渗强烈    C. 云量增大    D. 湖面结冰

 

查看答案

欧洲白鸛为大型、长距离迁徙性鸟类,每年初春,它们从非洲南部迁回欧洲西部,荷兰低地是其重要的传统回迁地。欧洲白鹳在迁徙过程中主要通过滑翔飞行以节省体力,但也会通过扇动双翼飞行。下图为欧洲白鹳初春迁徙路线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欧洲白鹳在初春迁回的过程中,由①地飞到②地没有走直线,最可能的原因是

A. 充分利用海陆风    B. 避开天敌    C. 低湿地分布较广    D. 受人类活动干扰小

2.欧洲白鹳在迁回的过程中,由①地飞到②后,少部分白鹳会出现经③地再抵达④的情况,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A. 受大气环流的影响    B. 该线路飞行距离更近

C. 开辟新的迁徙路线    D. 该路线飞行更节省体力

3.欧洲白鹳每天迁徙时段多在10:00-15:00,并常常避开广阔的森林和水域,如果一定要经过时,也要寻找最为狭窄的地方通过是因为

A. 食物较丰富,觅食较容易    B. 风力较大便于飞行

C. 天气晴朗飞行视野好    D. 上升气流显著

 

查看答案

读地中海沿岸某地地质构造与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图中岩层形态看,M处的地质构造为______;该处地形形成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

(2)根据水循环发生的领域,图中所示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_循环,图中B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

(3)在图中C环节的参与下,①处的_______岩可转化为② 处的_______岩,这种地质作用属于_____(内、外)力作用。

(4)N地河流水量最大的季节是_____,此地此时气候特征为       

(5)N处的河流上,是否适合建大型水库?      

(6)假设图中所示地区为印度及其沿海地区,则水循环中的水汽输送量最大季节的风是        季风,此风形成的与其他季风不同的原因是    

(7)假设该地处在北太平洋中低纬度大陆东岸,则该处洋流名称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