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图甲示意中国大部分城市街道建筑物现状,针对当前的某种城市问题有学者提出设计建议(...

图甲示意中国大部分城市街道建筑物现状,针对当前的某种城市问题有学者提出设计建议(图乙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图甲中街道建筑物现状的主导因素最可能为(  )

A. 政策    B. 经济    C. 历史    D. 交通

2.学者提出的设计建议可以缓解的城市问题是(  )

A. 内涝问题    B. 热岛问题    C. 雾霾问题    D. 拥堵问题

3.图乙街道设计的实施,最可能影响城市的(  )

A. 用地结构    B. 服务范围    C. 等级职能    D. 人口数量

 

1.B 2.C 3.A 【解析】根据图示信息比较,可以判断左图中建筑物特点是高大、密集。主要是因为大量劳动力迁入,对住房的需求增大,导致住宅区面积增大,楼房增高。学者的设计只是对住宅区楼房高度、街道宽度改变,不能解决内涝、热岛、拥堵等城市问题。住宅区建设不改变城市职能等,但会改变用地结构。 1.读图,左图中街道建筑物现状是高大、密集,主导因素最可能为经济,经济发展吸引大量人口迁入,对住房需求增多,形成这种状况,B对。政策、历史、交通不是主导因素,A、C、D错。 2.根据图示学者提出的设计建议分析,城区地表状况、街道分布未变,不能缓解城市内涝问题、拥堵问题,A、D错。热岛问题体现的是城区与郊区间的气温差异,不能改变,B错。有利于空气流通、扩散,减轻城市雾霾问题,C对。 3.左图街道设计的实施,导致城区的居住用地增多,绿地面积减少,最可能影响城市的用地结构,A对。建筑设计不能影响城市的服务范围、等级职能,B、C错。街道设计不改变城市人口数量,D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示意工业化、城市化与城市集聚效应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伴随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城市集聚效应增强

B. 都市圈的形成增强了城市集聚效应

C. 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时,人口由大城市向小城市迁移

D. 小城市形成过程中,城市集聚效应不断增强

 

查看答案

下图为2005--2012我国某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该省常住人口变化的原因主要包括(  )

①生活和医疗水平下降 ②计划生育的有效实施③本地青壮年的大量迁出④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2.该省最可能是(  )

A. 海南    B. 四川    C. 广东    D. 浙江

 

查看答案

读“2005年我国东部沿海某市各圈层间人口净迁移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可知该市

A. 中心区和近郊区为人口净迁出区    B. 城区边缘区和远郊区为人口净迁入区

C. 城区边缘区人口净迁出量最大    D. 近郊区人口净迁入量最大

2.可推测该市

A. 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    B. 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C. 城市“空心化”现象明显    D. 城市人口规模逐渐减

 

查看答案

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下图为1850~2050年中国、英国和美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英、美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正确的是(  )

A. 英国城市化速度始终高于美    B. 美国先于英国达到80%的城市化水平

C. 1970年以后中国城市化速度慢于美国    D. 英国城市化进程起步最早

2.2030年与2000年相比,三国城市化带来的变化主要有(  )

A. 英国——城市人口比重增加    B. 中国——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C. 美国——城市环境质量持续恶化    D. 中国——大城市普遍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3.某特大城市一专营多种高档商品的大型商厦,位于远离商业中心的城郊地带,经营却获得了成功。从区位因素看,主要是由于(  )

①地价便宜②人流量大③接近货源地④道路通达性好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

读珠江三角洲主要城市的等级规模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佛山市相比,中山市 (  )

①城市规模小  ②城市级别高    ③服务种类少    ④服务范围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广州市与北京市的传统建筑风格迥异,反映出两地具有不同的(  )

A. 消费水平    B. 地域文化    C. 功能分区    D. 资源条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