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各要素的关系反映...

读“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各要素的关系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 区域性    B. 单一性    C. 差异性    D. 整体性

2.塔里木河径流量年际变化小,而淮河径流量年际变化大。导致其差异,图中箭头所起影响最大的是(  )

A.     B.     C.     D.

3.若南半球某地年降水量为800 mm,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8.5℃,则下列有关该地植被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乔木高大密集,多板状根,林下多气生根植物或藤本植物

B. 草本植物占据优势,乔木稀疏散生,景观季节变化较大

C. 夏季树木长满了宽大叶片,林冠郁闭,冬季林下充满阳光

D. 树种较为单一,树叶呈细长针状,有很厚的角质层

 

1.D 2.A 3.B 【解析】 1.图中各要素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点,D对。区域性强调内部的共同性,单一性强调某一方面特点,差异性体现在区域之间的区别,都不能体现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A、B、C错。 2.塔里木河径流量年际变化小,而淮河径流量年际变化大。导致其差异的原因是气候,塔里木河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气温年际变化小,径流量年际变化小。淮河以大气降水为主,降水年际变化大,径流量年际变化大。图中箭头所起影响最大的是①,A对。 ②、③、④不是径流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B、C、D错。 3.若南半球某地年降水量为800 mm,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8.5℃,该地应是热带草原气候,植被特征是草本植物占据优势,乔木稀疏散生,景观季节变化较大,B对,A错。热带四季变化不明显,C错。乔木矮小,多分枝,树干不整齐,叶为羽状复叶,D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从地理学角度看,它描述的是

A. 纬度地带分异    B. 垂直分异

C. 干湿度地带分异    D. 从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

2.资料体现的陆地环境地域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A. 土壤不同    B. 地理位置不同

C. 植被不同    D. 气压不同

 

查看答案

读“甲、乙两洋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洋流为(  )

A. 北半球暖流    B. 北半球寒流    C. 南半球暖流    D. 南半球寒流

2.若乙洋流位于太平洋,则该洋流可能是(  )

A. 加利福尼亚寒流    B. 秘鲁寒流    C. 东澳大利亚暖流    D. 巴西暖流

 

查看答案

某海轮于6月22日由A点出发,经B、C、D三处,并于当年8月1日返回原地。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沿途经历的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

A. 航行中一直逆水顺风

B. 就海水的温度而言,B>C>D>A

C. 由B到C航行中,昼夜更替周期小于1个太阳日

D. 从C到D途中,发现沿岸植被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向热带雨林过渡

2.B处附近陆地上分布有热带雨林,下列选项中与其形成无关的是(  )

A. 地形    B. 东南信风    C. 洋流    D. 季风环流

 

查看答案

读“某季节北印度洋局部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我国东南沿海盛行东南季风

B. 罗马正值炎热干燥的季节

C. 北印度洋海域盛行西南季风

D. ①附近此时不会有渔场分布

2.此季节,从上海去往欧洲的轮船是(    )

A. 逆风逆水    B. 顺风逆水    C. 顺风顺水    D. 逆风顺水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

A. 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 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 降水变率增大    D. 河道淤积

2.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A. 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 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 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 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