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河北省邯郸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基伍湖位...

(河北省邯郸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基伍湖位于卢旺达和刚果(金)两国交界处,湖区周边生活着约200万人口。该湖湖床坐落在东非大裂谷带内,周围群山环抱。基伍湖从下而上分成明显而稳定不变的层次,越是往下,湖水密度越大,水深250m以下的湖水完全处于静止状态,湖底聚集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甲烷、硫化氢。目前,卢旺达与邻国刚果(金)合作开发湖中的甲烷气体。下图为基伍湖位置图。

(1)简述基伍湖的形成过程。

(2)与世界其他深湖相比,基伍湖深水区被称为“生物荒漠”,试分析其原因。

(3)科学家认为基伍湖看似平静,却杀机重重,如同一个可怕的恶魔,给在周边生活的数百万生命造成严重威胁。试说明原因。

(4)分析甲烷气体的开采对两国产生的有利影响。

 

(1)地处东非大裂谷带内,板块张裂运动强烈;岩层断裂下陷形成谷地,地势低洼,积水成湖。 (2)基伍湖湖水密度上小下大,阻碍表层水体与底层水体之间的交换,底层水体相对静止,不利于湖水的更新;水体流动性差,水体含氧少,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和盐类物质集聚湖底,破坏湖底生物生存环境,导致水生生物无法生存。 (3)大量二氧化碳、甲烷、硫化氢气体聚集在湖底;湖区附近火山活动频繁,喷发的熔岩流可能造成湖底甲烷燃烧爆炸,导致湖水水位猛涨,淹没湖区周围的低地和城市;甲烷爆炸的同时将会释放大量二氧化碳和硫化氢,对湖泊周边居民造成生命威胁(缺氧窒息或中毒)。 (4)缓解两国的能源供应紧张状况;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増加经济收入;减少湖底甲烷爆炸带来的安全隐患。 【解析】(1)本题考查基伍湖的形成过程。由材料“该湖湖床坐落在东非大裂谷带内”可知,该地板块张裂运动强烈,地壳下陷,积水而成湖泊。 (2)本题考查基伍湖深水区被称为“生物荒漠”的其原因。由材料“基伍湖从下而上分成明显而稳定不变的层次,越是往下,湖水密度越大,水深250m以下的湖水完全处于静止状态,湖底聚集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甲烷、硫化氢”可知,该湖湖水密度上小下大,不利于水体的垂直运动,且底层湖水相对静止,影响湖水的更新;水体流动缓慢,水体溶解氧少,且由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气体,不利于生物的生存和繁衍,生态环境较差。 (3)本题考查基伍湖对周边影响大的原因。由材料可知,大量的硫化氢等有毒气体集聚湖底;地处板块张裂带,地壳活动、岩浆活动频繁,可能引起湖底甲烷爆炸;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影响周围的大气构成,可能导致周边生物窒息等。 (4)本题考查甲烷开采对两国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烷的开采,可缓解两国能源紧张状况;提高收入;促进工业化城市化;促进就业;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等方面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晋祠大米被誉为“皇家贡米”,已经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稻田灌溉用水是地下岩溶排泄出的含有明玑、钾等多种矿物质的晋祠难老泉泉水。晋祠镇周边地区的地表覆盖有深厚的黑土,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蓄水性强。在煤炭经济的影响下,难老泉泉水逐年减少,地下水水位连续下降,1994年难老泉泉水彻底断流。难老泉断流后,稻农只能用地下井水和汾河中流来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灌溉。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晋祠大米这千年“皇家贡米”基本绝迹。近几年,相关部门不断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采取加强关井压采、加快造林绿化等多种手段修复水生态。从2010年开始,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出台了专项奖励补贴政策,聘请省农科院专家和技术人员,培育“晋稻7号”“晋稻8号”“晋稻10号”三个优良新稻种,开始保护性复种晋祠大米,到2016年已经复种4000多亩,经农业部门检测,稻米品质已恢复至30年前的标准。

(1)简述难老泉断流前晋祠大米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2)简析导致晋祠大米基本绝迹的主要原因。

(3)说出该地在晋祠大米复种过程中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4)晋祠大米现在的销售模式主要走高端礼品路线,走商店、超市路线缺乏竞争力。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

近年来中国纺织业积极地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以最大的热诚共促中国纺织业迈向国际、布局全球。除了海外产能的加速扩展,纺织企业的海外投资形式也越来越多元。2016年4月山东某纺织集团完成了对法国某时尚服装集团的收购。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中国纺织业全球布局的根本目的是

A. 充分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    B. 大大降低市场营销成本

C. 增加国外纺织品的进口    D. 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位置

2.山东某纺织集团的收购有利于法国时尚服装集团

A. 降低劳动力成本    B. 获得丰富廉价原料

C. 扩大亚洲消费市场    D. 提高服装设计水平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欧洲西部局部略图。图中甲区域为欧洲西部著名的小麦产区,其典型土壤是棕色森林土,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

材料二 在德国工业化时期,鲁尔区凭借优越的区位条件快速发展成为重要的工业基地,同时也造成莱茵河的严重污染。20世纪80年代以来,鲁尔区经历了综合治理,面貌焕然一新,昔日被称为“欧洲下水道”的莱茵河变得清澈。

(1)从河流、气候和生物三个方面,分析甲区域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原因。

(2)分析莱茵河航运价值高的自然条件,并说明鲁尔区治理后其水运地位相对下降的原因。

(3)指出鲁尔区治理后区位因素的主要变化,并分析其对莱茵河变清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把新疆建成依托内地、面向中亚乃至欧洲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加工基地和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

材料二:浙江省是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大省,长期以来,产品除满足国内需求,还远销美国和欧盟,产业整体效益水平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近年来由于生产环境的变化,生产成本不断提高,浙江纺织服装业开始实施向中西部转移的策略。

材料三:浙江纺织服装业向新疆转移示意图。

(1)分析新疆适合长绒棉生长的区位优势。

(2)从生产成本角度,说出新疆承接浙江纺织服装生产加工企业的有利条件。

(3)分析浙江将纺织服装产品的研发设计、市场营销部门等保留在原地的原因。

(4)分别说出产业转移对新疆、浙江两省区社会经济的有利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茶树适宜生长在潮湿、温暖、隐蔽、表土深厚、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环境,高山茶叶较平地优良,尤其是海拔200-600米之间。历代“草本”类医书在提及茶叶时均说它有止渴、提神、解困、分解脂肪、防治燥热等功效。汉文史料中多有藏人“嗜茶如命”字样,藏地民谚有“汉家饭果腹,藏家茶饱肚”之说,但藏区不产茶。

材料二 “茶马古道”是穿梭于云南、四川与西藏高山深谷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即用川、滇的茶叶与西藏的马匹、药材做交易,由于当时是以马帮运输,故称“茶马古道”。

材料三 三江并流是指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这三条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大江在云南省境内自产向南并行奔流170多公里,穿越担当力卡山、高黎贡山、怒山和云岭等崇山峻岭间,形成世界上罕见的“江水并流而不交汇”的奇特自然地理景观。

(1)试分析高山茶较平地茶优良的原因。

(2)分析唐宋时期川、滇与西藏之间“茶马古道”的成因。

(3)三江并流区“江水并流而不交汇”,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