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气压带代表 A. 赤道低...

读“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气压带代表

A. 赤道低气压带    B. 副极地低气压带

C. 极地高气压带    D. 副热带高气压带

2.图中气压带、风带对气候产生的影响,正确的是

A. 受该气压带影响,北非地区终年高温少雨

B. 受风带1影响,台湾东部夏季多暴雨

C. 受风带2影响,新西兰终年温和湿润

D. 受气压带和风带2的交替控制,罗马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答案】

3.D

4.C

【解析】试题分析:

5.根据风带风向,图中气压带代表的高压,AB错。极地高气压带周围是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同,C错。只能是副热带高气压带,D对。

6.根据图中近地面气压带、风带分布,结合风带的风向判断,图示位于南半球。 该气压带不能影响北非地区,A错。风带1位于南半球,不影响台湾东部夏季降雨,B错。受风带2影响,南半球的新西兰终年温和湿润,C对。旧金山位于北半球,不受气压带和风带2的交替控制,D错。

【考点定位】气压带、风带分布,南北半球风向差异。

【名师点睛】了解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在南北半球风带的风向不同。根据风带风向,可以判断所在半球,注意图示为南半球的高压带。了解气压带、风带的特征,对气候特征的影响。结合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分析气候类型及特征。

型】单选题
束】
26

下列各图所示的热力环流中画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B 【解析】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受热地区空气上升,近地面气压低,受冷地区空气下沉,近地面气压高,高压处等压面向上凸起;低压处等压面向下凹陷。A项未形成环流;城市温度高,气流上升,C错;白天陆地温度高,气流上升,夜晚海洋温度高,气流上升,D错;夜晚山坡降温快,气流下沉,谷地气流上升,据此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处大气活动中心的主要成因是

A. 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B. 堆积效应,气流下沉

C.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D. 副高被切断,残留而成

2.图中

①乙锋面为暖锋 ②丙锋面过境后气温骤降,气压升高

③乙锋面降水集中在锋后 ④现锋面向西北方向移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

3.C

4.D

【解析】

5.图中甲处大气活动中心位于大陆上,是高压中心,主要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C对。与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无关,A错。是受冷气流下沉形成,B错。图示北半球是冬季,是副根据地低压带被切断,D错。

6.上图中乙锋面位于锋面气旋左侧,为冷锋,①错。丙锋面是暖锋,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下降,②错。乙锋面降水集中在锋后,③对。北半球气旋是逆时针方向运动,图中丙锋面向西北方向移动,④对。D对,A、B、C错。

型】选择题组
束】
25

读“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7.图中气压带代表

A. 赤道低气压带    B. 副极地低气压带

C. 极地高气压带    D. 副热带高气压带

8.图中气压带、风带对气候产生的影响,正确的是

A. 受该气压带影响,北非地区终年高温少雨

B. 受风带1影响,台湾东部夏季多暴雨

C. 受风带2影响,新西兰终年温和湿润

D. 受气压带和风带2的交替控制,罗马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查看答案

蒙古气旋发生或发展在蒙古中部和东部高原一带。2013年3月8-9日,受蒙古气旋(尤其是冷锋过境)的影响,我国北方13个省市(自治区)遭受了历史罕见的大风沙尘天气袭击,下图为此次大风沙尘天气综合动态图(图中D的位置示意本次沙尘暴中蒙古气旋的中心)。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8日20时至9日8时,受沙尘天气影响严重的省份是

A. 甘肃    B. 陕西    C. 河南    D. 黑龙江

2.影响此次蒙古气旋移动方向的主要因素是

A. 地转偏向力    B. 地表摩擦力    C. 副热带高压    D. 亚洲高压

3.此次蒙古气旋没有带来大量降水的主要原因是

A. 气旋势力弱    B. 移动速度快    C. 空气干燥    D. 缺乏地形抬升

【答案】

4.A

5.D

6.C

【解析】

7.由材料可知,此次沙尘天气主要是冷锋带来的。读图可知,8日20时至9日08时冷锋主要经过甘肃。故选A。

8.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次蒙古气旋从西北方向移向东南方向,且该时段为3月份,故此可以判断推动此次蒙古气旋移动的是亚洲高压。故选D。

9.从移动速度可以判断出,此次蒙古气旋的势力较强,且移动速度快,使得冷锋、暖锋的形成更加强烈,更易形成降水;但该时段为3月份,空气干燥,缺乏形成降水的水分条件;地形抬升作用对气旋及锋面降水的产生影响较小。故选C。

【点睛】冷锋的特点:①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②冷锋用线条加(黑)三角表示,三角形标在暖气团一侧。③冷锋坡度大。④冷锋降水主要出现在锋线后及附近,雨区狭窄。⑤冷锋降水时间短,强度大。⑥冷锋过境时,常常出现阴天。气旋的特点:①中心气压低于周围气压。②周围旋转向里符合,北半球为逆时针,南半球为顺时针。③中心气流上升,多形成阴雨天气。风速大小判断: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速大;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速小。气温变化判断:从高纬度吹向低纬度风,气温降低,从低纬度吹向高纬度的风,气温升高。

型】选择题组
束】
24

下图为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甲处大气活动中心的主要成因是

A. 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B. 堆积效应,气流下沉

C.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D. 副高被切断,残留而成

11.图中

①乙锋面为暖锋 ②丙锋面过境后气温骤降,气压升高

③乙锋面降水集中在锋后 ④现锋面向西北方向移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下图是某区域时刻地面天气形势示意图,虚线为可能出现的锋线,阴影为雨区,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气压区是

A. 高压区,垂直方向为下沉气流

B. 低压区,垂直方向为下沉气流

C. 高压区,垂直方向为上升气流

D. 低压区,垂直方向为上升气流

2.图中锋线经过宁波时可能会带来大风降温天气的是

A.     B.     C.     D.

【答案】

3.D

4.C

【解析】

5.图中气压区外围形成锋面,说明为低压区,垂直方向为上升气流。

6.在锋面气旋中,低压中心西侧槽线上形成冷锋,冷锋锋后可能出现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丙位置符合。

【点睛】低压槽上,来自不同方向、性质不同的气团聚合,易形成锋面。其中低压中心西侧槽线上为冷锋、东侧槽线上为暖锋。对于北半球来说,冷锋大致向南移动,锋后即冷锋锋线北侧为雨区;暖锋大致向北移动,锋前即暖锋锋线北侧为雨区。南半球相反。

型】选择题组
束】
23

蒙古气旋发生或发展在蒙古中部和东部高原一带。2013年3月8-9日,受蒙古气旋(尤其是冷锋过境)的影响,我国北方13个省市(自治区)遭受了历史罕见的大风沙尘天气袭击,下图为此次大风沙尘天气综合动态图(图中D的位置示意本次沙尘暴中蒙古气旋的中心)。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7.8日20时至9日8时,受沙尘天气影响严重的省份是

A. 甘肃    B. 陕西    C. 河南    D. 黑龙江

8.影响此次蒙古气旋移动方向的主要因素是

A. 地转偏向力    B. 地表摩擦力    C. 副热带高压    D. 亚洲高压

9.此次蒙古气旋没有带来大量降水的主要原因是

A. 气旋势力弱    B. 移动速度快    C. 空气干燥    D. 缺乏地形抬升

 

查看答案

下图为安徽省某日11时和20时天气形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l4时到20时,合肥

A. 风向变化较小,风力变小    B. 风向变得相反,风力变大

C. 风向变化较小,风力变大    D. 风向变得相反.风力变小

2.根据图示信息推测

A. 14时宿州气温比合肥高    B. 14时宿州降水比合肥少

C. 20时合肥空气质量好转    D. 20时黄山受冷气团控制

【答案】

3.C

4.C

【解析】

5.读图,从l4时到20时,合肥有冷锋过境天气,风向变化较小,B、D错。等压线变密集,风力变大,C对,A错。   

6.根据图示信息,14时宿州受冷气团控制,气温比合肥低,A错。冷锋降水在锋后,14时宿州降水比合肥多,B错。20时合肥是雨后,空气质蹙好转 ,C对。20时黄山位于冷锋锋前,受暖气团控制,D错。

型】选择题组
束】
22

下图是某区域时刻地面天气形势示意图,虚线为可能出现的锋线,阴影为雨区,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气压区是

A. 高压区,垂直方向为下沉气流

B. 低压区,垂直方向为下沉气流

C. 高压区,垂直方向为上升气流

D. 低压区,垂直方向为上升气流

8.图中锋线经过宁波时可能会带来大风降温天气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2018年1月3-4日,西北地区东南部、黄淮西部、江淮西部、江汉北部、山西南部等地出现大到暴雪,局地大暴雪,截至6日5时,上述地区积雪深度10~15厘米,局地超过20厘米。据气象部门预测,6-8日的雪线南界比3-4日偏南。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6日2时天气系统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此时,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可能遭受雨雪天气侵袭的是

A.     B.     C.     D.

2.6-8日的雪线南界比3-4日偏南的主要原因是

A. 暖气团水汽含量增加    B. 暖气团北上速度加快

C. 冷气团南下升温剧烈    D. 冷气团势力更加强盛

【答案】

3.D

4.D

【解析】

5.冷锋降水集中于锋后,根据图示信息,甘肃省中部位于较强冷锋的锋后地带,最可能早已雨雪天气侵袭,选A。

6.图示为冷锋天气系统,6-8日的雪线南界比3-4日偏南说明冷锋势力更强,这是冷气团势力更加强盛造成的,选D。

【点睛】

常见的天气系统:

型】选择题组
束】
21

下图为安徽省某日11时和20时天气形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从l4时到20时,合肥

A. 风向变化较小,风力变小    B. 风向变得相反,风力变大

C. 风向变化较小,风力变大    D. 风向变得相反.风力变小

8.根据图示信息推测

A. 14时宿州气温比合肥高    B. 14时宿州降水比合肥少

C. 20时合肥空气质量好转    D. 20时黄山受冷气团控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