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客家先民是中原人,历史上曾有三次大的迁徙:第一次大迁徙是由于西北方少数民族入侵中...

客家先民是中原人,历史上曾有三次大的迁徙:第一次大迁徙是由于西北方少数民族入侵中原;第二次大迁徙是唐朝末年,黄巢举兵起义及“五代十国”时期;第三次大迁徙是金元相继入侵。下图是客家人三次迁徙的大致路径图。完成下列各题。

1.历史上,影响客家人三次人口大迁徙的主要因素

A. 经济因素    B. 政治因素

C. 社会文化因素    D. 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2.客家人迁徙路径上呈现的自然带依次是

A. 常绿阔叶林带—热带季雨林带—落叶阔叶林带

B. 常绿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热带季雨林带

C. 落叶阔叶林带—热带季雨林带—常绿阔叶林带

D. 落叶阔叶林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季雨林带

 

1.B 2.D 【解析】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1.客家人第一次人口大迁徙发生在两晋时期永嘉之乱后的南迁,很明显是为了躲避战乱;第二次客家大迁徙,唐朝“安史之乱”,由江州溯赣江而上,来到今天的赣南、闽西、广东东北的三角地带定居;第三次客家大迁徙适逢清政府于康熙年间发起“移湖广、填四川”和移民运动。于是,由中原移居两湖两广的汉民,又大量入川。故历史上影响客家人三次人口大迁徙的主要因素是政治因素。故选B。 2.从图中可以看出客家人南迁路线北起华北平原,南至雷州半岛,由暖温带到热带,气候类型依次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所以沿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呈现的自然带是落叶阔叶林带一常绿阔叶林带一热带季雨林带,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北半球甲、乙两个地点气压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曲线”,回答下面小题。

1.①②③④四点气温最高的是(   )

A.     B.     C.     D.

2.若甲地位于乙地以东,则两地之间的风向是(   )

A. 北风或东南风    B. 南风或西北风    C. 东风    D. 西风

 

查看答案

下图是“某大陆沿某经线的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地可能位于(   )

A. 澳大利亚大陆东部    B. 南美洲大陆西部

C. 亚欧大陆东部    D. 北美洲大陆东部

2.甲地气候特征是(   )

A.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C. 终年高温多雨

D. 终年炎热干燥

 

查看答案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党的十九大)于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在北京召开。北京时间2017年10月18日上午9:00,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据此回答下题。

1.中国共十九大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时美国纽约(西五区)的当地时间()

A. 101720    B. 101822    C. 101722    D. 101820

2.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期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A. 北半球,向北移    B. 北半球,向南移

C. 南半球,向北移    D. 南半球,向南移

 

查看答案

下图表示一座相对高度为3000米的山体,山体的某一侧水汽较充足,图中虚线表示雪线,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自然带,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N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B. S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C. N坡是向阳坡,S坡是迎风坡    D. S坡是向阳坡,N坡为迎风坡

2.如果该山实际存在,自然带①不可能的是 (      )

A.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 亚寒带针叶林带    D.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查看答案

城市人口容量应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总量相适应。有人根据上海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总量,估算出2010年、2020年和2030年上海市的人口容量。随着上海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2010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已达2 301.91万人,超过了估算的人口容量。读上海市人口容量(万人)的估算表,回答下列各题。

1.按照表中数据的增长速度,估算的上海市2010年综合最大人口容量达到实际中2010年的常住人口数量,大约需要(  )

A. 50年    B. 57年    C. 62年    D. 67年

2.根据表中信息,今后提升上海市的人口容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采取适当的措施,控制人口增长②开发新的水源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用水③大力发展科技,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④限制高消费,适当降低消费水平的增长速度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