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我国多地经历了自1961年以来最热的夏季...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我国多地经历了自1961年以来最热的夏季,酷热难耐之际,一位正在南非桌山旅游的网友发出“来桌山避暑吧”的邀请,引起网络热议。

桌山位于南非开普敦半岛北部,海拔1087米,多悬崖峭壁,因山顶如削平的桌面而得名,又叫“上帝的餐桌”。只要天气晴朗,每天都会有大片云团环绕在桌山顶上,当地人形象的把它称为“上帝的桌布”。桌山的奇特还在于这座由石灰岩构成的“餐桌”上,溪流几乎绝迹,呈现一片荒芜的戈壁滩景象,而它中部的洼地里却是一片生机盎然,其植株密度仅次于热带雨林。下图为桌山位置示意图。

(1)从地理角度说明“来桌山避暑吧”的理论依据。

(2)推断桌山地貌的形成过程及依据。

(3)从大气环流入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帝的桌布”是如何形成的。

(4)导致桌山顶部荒芜的戈壁滩与植被茂密的洼地景观差异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

 

(1)桌山位于南半球,我国夏季时南半球正值冬季;桌山冬季受温暖湿润的西风影响,气候温凉,适合避暑。 (2)桌山由石灰岩构成,石灰岩属于沉积岩,故推断桌山地貌的形成首先经历了外力沉积作用;桌山海拔较高,经历了地壳抬升作用;桌山地表平坦,为荒芜的戈壁滩景象,说明抬升后经历了强烈的风力侵蚀作用。 (3)桌山处于西风带,强劲的西风从大西洋上带来充足的水汽;携带大量水汽的西风沿陡峭的桌山爬升;上升过程中气温降低,水汽在山顶冷却凝结,形成浓密的云团。 (4)水分(水源)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区域地理特征,分析桌状山特殊的气候和天气特征、形成原因以及桌状山不同地区景观差异的形成原因。此题综合性较高,难度较大。 (1)由题意可知2017年我国多地经历了自1961年以来最热的夏季,而南非桌山地处南半球,属于气温较低的冬季;且受来自大西洋温暖湿润的盛行西风影响,冬季气候温凉。(2)地貌的形成过程主要根据地质过程来推断其经历的内外力作用先后顺序。由材料可知桌山是由石灰岩构成的,说明其是在地势低洼处沉积环境形成的;现在海拔较高,多悬崖峭壁,说明其是经历地壳抬升;因山顶如削平,呈现一片荒芜的戈壁滩景象,说明此地降水少,长期遭受风力侵蚀而形成。 (3)“上帝的桌布”是指天气晴朗,每天都会有大片云团环绕在桌山顶上。因此应分析其水汽来源、云雾形成的原因。 (4)桌山顶部荒芜的戈壁滩为主,说明此地降水量稀少,主要是因其顶部平坦,虽有西风影响,但降水较少,风力侵蚀强烈,蒸发旺盛,植被稀少,形成戈壁。中部有植被茂密的洼地景观,说明此地有水资源能满足植物生长需求;主要是因此地受西风影响水汽丰富,在昼夜温差大的影响导致水汽冷凝附着在植物叶面上,最终汇集在此地,植物生长旺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自然界物质循环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M处能否勘探到石油______________。

(2)根据水循环发生的领域,图中所示水循环为________循环,在该水循环参与下,①处的________岩可转化为②处的________岩。

(3) 图中N处是否适合修筑公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设该地位于我国东南沿海,该地属于_____________气候,其成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

图示为亚欧大陆和太平洋地区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最大气压差可能为

A.55hPa           B.50hPa          C.45hPa           D.40hPa

(2)图示时间为北半球_______(季节),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示P地风力大于O地风力,试分析该现象产生的原因。

(4)此日,PQ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____,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成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7年、2009年、2010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分别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丹麦哥本哈根、墨西哥坎昆召开,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11日世界气候大会在南非海滨城市德班召开。当地时间12月12日,加拿大环境部长肯特宣布,加拿大正式退出《京都议定书》。四次气候大会地点的位置如图I所示。

材料二 图Ⅱ是图I中M到N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及甲、乙两地气温、降水统计图。

(1)德班气候大会闭幕时,四次气候大会召开地点中白昼最短的是________;从此日至次年春分日,巴厘岛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图分析,甲、乙两地气候特征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并分析甲、乙两地气候差异产生的原因主要是。

(3)四次气候大会召开地点均位于沿海或岛屿,目前全球气候变化对这些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

 

查看答案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处的植被是

A. 落叶阔叶林    B. 山地荒漠草原

C. 常绿硬叶林    D. 常绿阔叶林

2.下列关于高山雪线下界在北坡与南坡分布的高低及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 北坡高于南坡;南坡降水少、坡度陡

B. 北坡高于南坡;南坡降水多、坡度缓

C. 南坡高于北坡;北坡气温低、降水多

D. 南坡高于北坡;北坡气温高、降水少

 

查看答案

地表蒸散是指地表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的总和,是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系中水分运动的重要过程,是植物生长发育至关重要的水分和能量来源,是陆面生态系统与水文过程的重要纽带。读“祁连山海拔2600-3800m内某流城不同地表实测蒸散对比和降水逐月分配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流域地表蒸散年内的变化是

A. 林地土壤蒸散大,草地蒸散小

B. 冬季植被蒸散大,夏季植被蒸散小

C. 夜间蒸散较大,白天蒸散较小

D. 植被生长期蒸散大,休眠期蒸散小

2.该流域内8月份草地土壤蒸散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 阴雨天气多    B. 海拔比较高    C. 纬度比较低    D. 径流量较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