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地下水,主要来自呈扇形分布于山前平...

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地下水,主要来自呈扇形分布于山前平原地带或山间盆地的冲积物中。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创建了一种特殊的引水工程:坎儿井。如下图所示,坎儿井由地下的暗渠和地面上的竖井、明渠、蓄水池组成。竖井是开挖地下暗渠的通道,暗渠与地下水流向成斜交,上游挖至地下含水层中,渗溢出来的地下水顺着暗渠流出地面,明渠将暗渠流出的地下水引入蓄水池,蓄水池起了调蓄灌溉水量的作用。

(1)作为古老的引水工程,坎儿井之所以采取地下输水的方式是因为水循环中________(环节)导致地表水损失大;坎儿并的地下输水渠属于水循环________(环节);蓄水池的作用是________。

(2)坎儿井所在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为______。

(3)坎儿井集水区的地貌类型是_____,其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_________。

 

(1)蒸发地下径流 调蓄灌溉水量 (2)陆地内循环 (3)冲积扇 流水堆积(沉积) 【解析】(1) 坎儿井是新疆古老的引水工程,新疆为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蒸发量大,坎儿井采取地下输水的方式为减少蒸发,通过地下径流的形式可以减少蒸发;坎儿并的地下输水渠属于水循环的地下径流;蓄水池的作用是调蓄灌溉水量。 (2)坎儿井所在地区在我国新疆,属于内流区,水循环类型主要是陆地内循环。 (3)读图可知,坎儿井集水区位于河流出山口地区,形成的地貌类型是冲积扇,其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流水堆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和“大气受热过程简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表示对流层的字母是______,该层气温变化特点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2)B层空气运动以________ 为主。

(3)利于高空飞行的是________(填层名),天气变化复杂的是________(填层名),电离层所在的位置是________(填字母)。

(4)如果A层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会使乙图中环节①______,对地面____作用增强,由此产生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是______。

 

查看答案

下图为中央气象台对4月9日 8时世界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场(单位:百帕)实况分析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范围内气压最大差值可能为

A. 22    B. 35    C. 48    D. 56

2.下列字母所处位置有可能是阴雨天气的是

A. P、M、Q    B. P、Q、Z    C. X、M、Z    D. Z、X、P

 

查看答案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可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体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草等几个方面。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

A. 增强大气逆辐射    B. 减弱地面辐射散失

C. 增强太阳辐射量    D. 增强土壤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2.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地膜覆盖主要用于(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3.我国下列地区相比较,地膜覆盖的保湿、保温、保土作用最显著的地区是(    )

A. 东南沿海地区    B. 西南地区    C. 西北地区    D. 华南沿海地区

 

查看答案

读“中国1952年-2010年冬季气温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年段,冬季气温较稳定的是

A. 1952年-1957年    B. 1982年-1987年

C. 1992年-1997年    D. 2002年-2007年

2.1955年冬季气温低的原因可能是

A. 西北季风偏强    B. 东南季风偏强

C. 亚洲高压偏弱    D.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偏弱

 

查看答案

热带辐合带是指从南北两半球来的气流在赤道附近辐合而成的多雨带,包括季风辐合带和信风辐合带。下图为某月非洲盛行风向和热带辐合带的位置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上图中所示的月份为()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

2.上图中虚线框内热带辐合带向南弯曲的原因可能为()

A. 沿岸寒流增温    B. 亚洲季风势力强

C. 地势高气温低    D. 非洲轮廓南边窄

3.甲岛屿东部气候类型的成因可能为()

A. 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    B. 受热带辐合带的控制

C. 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D. 受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