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为我国东部沿海某城市近30年的发展变化图,图中A为交通中心,读后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为我国东部沿海某城市近30年的发展变化图,图中A为交通中心,读后完成下列问题。

(1)促进图中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

(2)近30年,该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趋势是________。该过程对当地农业产生的影响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处是水陆交通中心,对该城市的发展带来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交通 (2)郊区城市化 占用耕地 在城市周围形成副食品生产基地 (3)便于客货流通;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加重了交通拥挤 【解析】整体分析:城市位于东部沿海,30年前就是交通中心,是在交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今交通发展的更加完善,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是交通。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向外扩展,城市化过程是郊区城市化。 (1)图中城市30年前就是交通中心,如今交通发展的更加完善,促进图中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是交通。 (2)近30年,该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向外扩展,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趋势是郊区城市化。该过程对当地农业产生的影响是,城市建设占用耕地,为满足城市市场对蔬菜、肉、蛋、奶的需求,在城市周围形成副食品生产基地。 (3)A处是水陆交通中心,对该城市的发展带来的影响是便于客货流通,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客货流量不断增大,加重了交通拥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可产生光化学烟雾的主要物质是(  )

A. 二氧化硫    B. 碳氢化合物

C. 氢氧化合物    D. 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

有关城市规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城市规划是城市目前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

B. 城市规划只在一定时期内有效,不必考虑太长远

C.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D. 城市规划只对大城市经济活动和环境保护有利,中小城市不用考虑

 

查看答案

一些城市高架路的一些路段两侧架设了近2米高的绿色屏障,其目的是(  )

A. 防止车辆冲出路面

B. 隔音、减轻噪声污染

C. 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D. 美化城市环境

 

查看答案

同时造成城市大气、水、固体和噪声污染的生产部门是(  )

A. 工业    B. 农业(种植业)

C. 运输业    D. 服务业

 

查看答案

道路上,排成“长龙”的大量车辆不见“首尾”。每辆车一步一步地朝前挪着,根本就不知道何时能开出这个“噩梦”,司机心急如焚,却又无计可施;而路边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太太却欢快地在人行道上走着,速度超过了那些堆在路中间的豪华跑车。

一位在美国市区驾车上班者在2000年全年平均在路上遇到塞车的时间长达62小时,比1982年的16个小时增加了近3倍。此外,2000年全美主要城市有58%以上的道路在上下班高峰期间存在塞车问题,比1982年提高了244%。通过读以上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交通阻塞可能导致的后果有(  )

①时间浪费 ②能源浪费 ③环境污染 ④秩序混乱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解决城市交通拥挤最有效、最科学的办法是(  )

A. 在市中心区建立大量停车场

B. 学校、工厂和机关安排不同的上下班时间

C. 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D. 控制和减少小汽车数量,禁止大货车入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