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微农场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经营灵活、规模适度的农场,其生产管理主要是对营养...

微农场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经营灵活、规模适度的农场,其生产管理主要是对营养液加液时间和次数进行调节。下图为某微农场系统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形成微农场的主导因素是

A. 市场    B. 科技    C. 政策    D. 劳动力

2.在正常年份6月中下旬生产旺季,下列城市微农场中加液次数最少的是

A. 上海    B. 北京    C. 济南    D. 郑州

3.如果在城市地区推广微农场,其生态效益主要表现在

①削弱太阳紫外线辐射②缓解城市热岛效应③增强城市雨岛效应④减轻水源污染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B 2.A 3.B 【解析】 1.据材料可知,微农场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经营灵活、规模适度的农场。其生产管理主要是对营养液加液时间和次数进行调节。因此形成微农场的主导因素是科技。故选B。 2.生长旺盛期加液次数最少可以倒推此时该地营养液消耗较慢,再反推蔬菜生长速度较慢或蒸发、蒸腾速度较慢,可知此时该地的天气气温较低,光照较弱,降水较多等天气特征,然后结合正常年份6月份江淮地区梅雨天气,可知该地最可能在江淮地区的上海,故选A。 3.如果在城市地区推广微农场,可以调节城市气温,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同时增加水汽,增强城市雨岛效应,②③正确。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7年第四季度,我国北方某市要求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水泥、玻璃等行业采取错峰生产方式。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市错峰生产的行业具备的共性是

A. 低能耗,低污染    B. 高能耗,高科技

C. 高科技,低能耗    D. 高能耗,高污染

2.错峰生产的目的是

A. 降低投入成本    B. 提高产品价格    C. 减轻雾霾污染    D. 促进产业升级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矿粮复合区指的是同时承担粮食和矿产双重生产与输出的地区。研究表明:矿粮复合区的耕地投入产出比(投入与产出的比值)很高。江西是我国重要的粮食、茶叶、有色金属产区,有较多的矿粮复合区。下图为江西省及周边简图。

材料二:“万里茶道”是起源于17世纪的一条国际茶叶贸易通道。其线路从中国福建武夷山市起,途经赣、湘、鄂、豫、晋、冀、蒙等地区后进入蒙古国和俄罗斯,并延伸到中亚和欧洲多个国家,共计13000多公里。

材料三:江西铅山县河口镇自古是我国茶、纸加工中心,有“茶中皇后”河红茶和“千年寿纸”连史纸两大传统精品。号称红茶鼻祖的河红茶是由绿茶发酵加工而成。连史纸是毛笔书写纸中的上品,被许多鸿篇巨著、名贵典籍、契文、书画、扇面、印谱、拓本等采用,如明代的《十七史》、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四库全书珍本初集》。连史纸自唐代开始生产一直繁荣到19世纪中期,而后衰落。

(1)分析江西矿产开发对矿粮复合区耕地投入产出比的影响

(2)简述江西生产茶叶的优势自然条件

(3)河口镇被誉为万里茶道第一镇,简述与武夷山市相比河口镇所具有的优势。2006年连史纸技艺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地政府想复兴传统连史纸产业,请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合理建议

(4)某古代茶商满载茶叶行船过甲点时,发现太阳位于左前方。判断当日甲点的昼夜长短,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左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中克里特岛是希腊最大岛屿,其东部多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右图为2000年希腊大理石主要的出口对象(国家或地区)。

材料二:黑海渔业资源丰富,该海域暖水性食肉鱼类每年会定期在黑海和马尔马拉海之间季节性洄游。

材料三:石灰岩在暖湿的环境中容易溶蚀,希腊约阿尼纳地区和我国桂林地区都广布石灰岩,下表为希腊约阿尼纳和桂林的相关资料。

(1)评价希腊大理石出口的条件。

(2)说明克里特岛东部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

(3)指出暖水性食肉鱼类从马尔马拉海洄游到黑海的季节,并分析该季节黑海吸引这类鱼的有利条件。

(4)从气候角度分析两地石灰岩溶蚀速度的季节差异。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局部简图。

材料二:丙城近年在戈壁滩大力推进大棚种植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为了应对戈壁滩不利的自然条件,在建设大棚时挖深坑填入大量外来土壤并加厚了四面墙壁。

材料三:历史上的楼兰古国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咽喉之地”,位于曾经的罗布泊旁。楼兰古国兴衰与罗布泊密切相关,多数科学家认为古代人类活动对罗布泊萎缩起到重要影响。

(1)图中资源调配线路起点位于我国四大地区中的  地区,输送的资源是  

(2)丙城戈壁滩上的大棚,在建设时由于戈壁土层薄,土壤  含量太低,需要深挖坑再填入大量土壤,而加厚墙壁是为了防风(沙)和  

(3)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位于甲  山脉(东部季风区南方和北方地理分界线)北侧的西安。多数科学家认为古代人类过度开垦导致  增加和植被破坏导致  加剧,从而造成罗布泊水位下降,风沙掩埋,面积萎缩,古丝绸之路“咽喉”楼兰古国也就此消失。

(4)从地形角度分析乙盆地古代聚落主要分布在冲积扇上的自然原因。

 

查看答案

读美国部分地区略图和产业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农业带主要种植的谷物为  ,该农作物与苜蓿轮作主要生态效益是  

(2)城市乙由毛皮贸易场所发展成为钢铁工业中心,除了市场广阔之外,主要得益于    开采和    改善。

(3)治理前的田纳西河流域由于滥伐森林和经常性暴雨,导致流域水土流失严重,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性特征,该流域治理的核心是  ,通过梯级开发水能资源,吸引了大量的高  工业。

(4)从产业结构角度说明美国目前所处的区域发展阶段。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