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 图中R河是内...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  图中R河是内流河,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R河流经的甲平原是所在国政治、经济的核心区域,人口约1亿。

(1)比较分析R河MN段和EF段水文特征的差异。

(2)比较X、Y两地年积雪期的长短,并说明原因。

(3)简述甲平原南部种植冬小麦有利的自然条件。

(4)分析该国在甲平原大力发展内河航运的主要原因。

 

(1) EF段位于MN段的下游,且有支流汇入,故EF段水量较大;EF段纬度相对较低,结冰期较短,汛期出现较早(或较长) (2)X地年积雪期比Y地短。原因:X地距离大西洋较Y地近,受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影响较大,且地势较低,冬季(或寒冷期)时间较短 (3)南部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地形平坦;灌溉水源充足;冬季积雪覆盖,利于小麦保温;春季积雪融化,土壤水分条件好;病虫害少(任答4点即可) (4)该围农矿产品生产和消费的空间分布不平衡,货物运输量大;水运运价低、运量大,适合大宗货物的运输;甲平原河网密集,且有运河相连;河流流速较慢(任答3条即可) 【解析】(1)河流水文特征主要从河流流量、补给类型、冰期、含沙量等方面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EF河段位于MN河段的下游,且有支流汇入,所以EF河段水量较MN河段大,EF段纬度相对较MN河段低,所以EF河段结冰期较MN河段短,汛期出现较MN河段早,时间较MN河段长。 (2)积雪期长短与气温高低有关,气温高冰雪融化,低温期持续时间长,积雪期长。比较XY两地可以看出,X地距离大西洋较Y地近,受自大西洋的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较大,而且地势较Y地低,冬季寒冷期时间较Y地短,所以X地年积雪期比Y地短。 (3)南部种植小麦的自然条件主要结合农业区位自然因素考虑,具体包括地形、土壤、气候、水源等。甲平原南部纬度较低,年均温较高,发展冬小麦种植热量条件较好,地形平坦,土壤有机质相对丰富,南部区域河流流经,灌溉水充足,冬季积雪覆盖,利于小麦保温,春季积雪融化,土壤水分条件好,冬季气温低,农业生产病虫害少,有利于冬小麦的种植。 (4)甲平原河网密集,河流水流平稳,流速较慢,河流之间有运河相连,而且水运与其它运输方式相比运价低、运量大,适合大宗货物的运输,加之该国农矿产品生产和消费的空间分布不平衡,货物运输需求量大,发展水运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蚕生活在沿海淤泥质海滩,它不仅是鱼虾喂食的饵料生物,还是深海垂钓的优质活体天然饵料,国际市场价格较高,很受日本及欧洲钓鱼市场的认可。位于雷州半岛东南部的硇洲岛(下图),距离湛江市约40千米。与湛江市沿海的淤泥质海滩不同的是,硇洲岛更多的是基岩海岸,周围海域海水更洁净。近几年,硇洲岛人工养殖的沙蚕发展迅速,已批量出口到日本、欧洲市场。为了保证沙蚕出口质量,沙蚕需低温快速运输,6—9月是硇洲岛沙蚕出口的旺季。2014年夏天受威力强大的“威马逊”台风以及后续的高温天气的影响,让养殖户遭受了巨大损失。

(1)简述硇洲岛发展沙蚕养殖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2)分析硇洲岛沙蚕出口中不利的运输条件。

(3)为推动硇洲岛沙蚕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需采取哪些措施。

 

查看答案

精准农业是由现代信息技术支持的现代化农事操作技术与管理的系统。读下图,回答下题。

精准农业系统

A. 依据植物生长模型,利用数字地球技术实施监测

B. 依据产量分布图,利用RS技术控制收割机转向

C. 依据施肥处方图,利用GPS技术进行精准施肥

D. 利用GIS识别田间杂草、害虫,控制农药喷洒量

 

查看答案

耕地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甲图示意1985~2010年福建省耕地重心移动轨迹,乙图示意1985~2010年福建省人口重心移动轨迹,福建省几何中心地理坐标为26°N,118°E。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15.关于福建省耕地和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口自然增长决定人口重心移动方向    B. 耕地重心和人口重心移动方向相同

C. 西北部地区可开垦耕地面积大    D. 耕地相对集中分布于东南部地区

2.近年来福建省耕地、人口重心变化的原因是

A. 耕地、人口匹配失衡    B. 耕地后备资源分布不均

C. 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    D. 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

 

查看答案

相对于修筑堤防、改迁河道等耗资巨大的主动防洪工程,在人力、资金相对不足的古代, 珠江三角洲西部高要地区有 30 多个村落利用当地有利的自然条件进行被动防洪,形成独特 的八卦形态。左图示意高要地区八卦村落分布区,右图遥感图片示意某“八卦村”的道路和排 水系统。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与北岸相比,南岸的村落多呈八卦形态主要是因为这里

A. 水源丰富    B. 水灾多发    C. 水运便利    D. 耕地充足

2.根据“八卦村”排水系统的形态可以推断

A. 池塘位于村中心方便蓄水

B. 道路都与排水系统并行方便出行

C. 村落选址在近似圆形的小山岗上

D. 村落选址在近似圆形的小盆地里

3.近20年来,高要地区许多“八卦村”的形态逐渐瓦解,可能是由于该地区

A. 年降水量减少    B. 台风登陆减少

C. 防灾意识增强    D. 堤防趋于完备

 

查看答案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K城海拔1048米。这里的人发现夏季整夜天并不完全黑下来的“白夜”现象。冬季常出现一种神奇的气流,能使厚达10厘米左右的积雪在一天之内融化,因此称之为“吃雪者”。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吃雪者”形成的原因是

A. 暖流流经,增温增湿    B. 反气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C. 暖锋过境,气温升高    D. 位于西风带背风坡,气流下沉

2.该地夏天可以看到“白夜”现象的原因

A. 海拔高    B. 晴天多,光照充足    C. 大气散射作用    D. 纬度高,有极昼现象

3.当流经K城的河流进入主汛期时,居住在K城附近的人们最可能开展的活动是

A. 东去种麦    B. 南下踏青    C. 西山牧羊    D. 北山滑雪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