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阿富汗位于亚洲的中西部,是一个多山的高原国家。农牧业是该国经济的主要支柱,农牧民...

阿富汗位于亚洲的中西部,是一个多山的高原国家。农牧业是该国经济的主要支柱,农牧民约占全国人口的80%。瓦罕走廊是位于帕米尔高原南端和兴都库什山脉北段之间的一个山谷,谷底海拔4900多米,每年6~8月都会有牧民来此放牧。左图为阿富汗附近地区略图,右图为沿左图中四段经线的年降水量分布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据有图判断沿36°N纬线的降水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正确的是

A. 西侧降水多,东侧降水少  西风

B. 东西两侧降水少,中部降水多 地形

C. 西侧降水多,东侧降水少 夏季风

D. 东西两侧降水多,中部降水少 海陆位置

2.当地的牧民只有在6~8月才到瓦罕走廊放牧的原因是

①有大量降水②气候凉爽③冰雪融水较多④气温较高⑤草类茂盛

A. ①②⑤    B. ③④⑤    C. ①③⑤    D. ②③⑤

 

1.B 2.B 【解析】 1.解释降水量分布特点的原因,需要考虑地形和大气环流的因素。由图可知,沿36°N纬线的降水量在67°E最大,但仍小于400毫米,70°E稍有减少,在73°E处最少。总体特点可描述为总体降水量偏少,中间多,东西两侧少,故选B。 2.图示地区气候干旱,影响牧民放牧的主要因素应为水源,6~8月期间,气温较高,冰雪融水较为充足,牧草生长旺盛,适宜放牧,所以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柬埔寨的洞里萨湖是一个水量季节变化很大的大湖。洞里萨湖北部的吴哥通王城两边有两个巨大的长方形人工湖 西池和东池。这两个大水池并不是在地面挖坑形成的,而是在地上四面筑墙形成高于地面的水库,是著名的古老的灌溉工程(图甲)。洞里萨河将洞里萨湖和湄公河连通(图乙),洞里萨河的流向年内发生定期变化。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这两个地上水库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A. 雨水    B. 湖泊水    C. 地下水    D. 人工提水

2.当洞里萨湖沿岸地区水稻种植面积最广时,下列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我国也达到最广的是

A. 甘蔗    B. 棉花    C. 油菜    D. 花生

3.关于洞里萨湖和洞里萨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洞里萨湖终年补给洞里萨河

B. 冬季洞里萨河流向为从东南流向西北

C. 影响洞里萨湖水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冰雪融水

D. 洞里萨湖流域通航最佳时间是5-10月

 

查看答案

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中湖面海拔480米,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区域地势高差最可能是

A. 440米    B. 465米    C. 540米    D. 560米

2.若不考虑植被状况,图中河流含沙量最小的河段和甲、乙、丙、丁四地中能欣赏到湖光水色的分别是

A. ① 乙地    B. ② 丙地    C. ③ 甲地    D. ④ 丁地

 

查看答案

塔霍河调水工程是西班牙将塔霍河的水调往塞古拉河流域的一项调水工程。塔霍河流经西班牙腹地,经葡萄牙注入大西洋,全长约1000千米。水量丰沛,源头70%的水量都被调往塞古拉河流域。塞古拉河是西班牙东南部注入地中海的一条河流,流域内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农业增产潜力大。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有关西班牙塔霍河调水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工程难度小,穿过一座分水岭和一些河谷

B. 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塞古拉河流域的灌溉用水

C. 河水输入塞纳霍水库后,还要逐级提水

D. 彻底改变了塞古拉河流域的水热组合状况

2.西班牙塔霍河调水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是

A. 塞古拉河流域灌溉面积扩大

B. 加剧了塔霍河流域的大气污染程度

C. 塞古拉河流域的城市地面下沉程度加剧

D. 塔霍河源头生态状况良好,对沿岸植被无影响

 

查看答案

受土地开发和防洪等因素的影响,城市河流往往被两条水泥堤防牢牢控制。目前利用废旧轮胎、石笼网与内装碎石土的生态带(生态带由抗腐蚀材料制成,只透水不透土,具有满足植物生长的孔径)联合制成的新型生态河堤受到许多城市的青睐。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铺设废旧轮胎的主要目的是

A. 减少河水渗漏,保护水源    B. 缩窄河流航道,提高水位

C. 固定植物根系,促进生长    D. 减缓水流冲刷,保护河岸

2.香根草主要用于改善水质,推断其具有的特性是

A. 喜阴凉    B. 耐旱涝    C. 根系横向生长    D. 茎干中空而脆

 

查看答案

2017年9月6日,国土资源部宣布:我国首次在青海省共和盆地705米深处钻获200℃以上的大规模可利用干热岩资源。干热岩是指地层深处不含水或蒸汽的致密不透的热岩体,其主要用于发电,发电成本仅为风力发电的一半,为太阳能发电的十分之一。读干热岩发电原理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与风能发电相比,干热岩发电

A. 不占用土地资源    B. 不受气象制约

C. 生产技术要求低    D. 清洁无污染

2.若青海省共和盆地的干热岩大规模开发利用,有可能导致当地

A. 地下水位明显下降    B. 地表温度升高

C. 太阳能开发会减少    D. 地壳运动活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