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橡胶树性喜高温、高湿、沃土,需静风,不耐寒。东南亚...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橡胶树性喜高温、高湿、沃土,需静风,不耐寒。东南亚为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区,但平均单产比非洲略低。天’然橡胶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与工业原料,橡胶制成品用途广泛。近年来,一些产胶国限制橡胶出口,提倡就地加工。中国天然橡胶自给率不足20%,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受此影响,中国制定天然橡胶“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到国外投资橡胶种植园、建设生产加工基地。中国企业重点投资区域:一是东南亚;二是非洲天然橡胶主产国。近年中国在柬埔寨规划种植橡胶90万亩和发展饲养生猪30万头,建设10万吨生物有机肥厂及生物质发电的农业综合开发示范项目(如下图),已开始实施。

(1)说明产胶国限制橡胶出口,提倡就地加工的原因。

(2)分析我国天然橡胶自给率低的原因。   

(3)与非洲天然橡胶主产国相比,说明中国企业“走出去”首选东南亚国家的理由。

(4)简析中国建立农业综合开发示范项目的生态效益。

 

(1)延长产业链,提高橡胶的附加值,增加经济收入;推动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当地橡胶产业升级。 (2)我国热带地区面积小,适于种植橡胶的土地少;我国热带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季节差异大,冬季易受寒潮的影响;台风等气象灾害多发,影响橡胶生长;其他经济作物挤占橡胶种植空间,橡胶供应量少;橡胶用途广泛,我国产业规模大,经济发展快,橡胶需求量大。 (3)与非洲相比:东南亚地区邻近中国,运输成本较低;东南亚各国华侨华人多,文化差异较小;多数国家与中国交往历史悠久,经济联系较密切;东南亚地区橡胶种植历史悠久,种植经验更丰富;东南亚地区经济环境较好,基础设施更完善。 (4)减少废弃物排放,减轻环境污染;改善农田施肥结构,(使用有机肥、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有效保护耕地资源;充分利用清洁能源,缓解环境压力。 【解析】(1) 产胶国限制橡胶出口,提倡就地加工,有利于延长产业链,提高橡胶的附加值,增加经济收入。工业发展,有利于推动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当地橡胶产业升级,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2) 橡胶树是一种喜高温、高湿,需静风、沃土,不耐寒的热带乔木。我国热带地区面积小,适于种植橡胶的土地少。气温年较差大,冬季气温较低,寒潮、台风等气象灾害多发,不利于橡胶生长。其他经济作物挤占橡胶种植空间,橡胶供应量少。橡胶用途广泛,我国产业规模大,经济发展快,橡胶需求量大。所以我国天然橡胶自给率低。 (3)与非洲天然橡胶生产国相比,中国企业“走出去”首选东南亚国家,主要从距离、文化、经验、基础设施、交往历史等方面分析。东南亚地区邻近中国,交通便利,运输成本较低。东南亚各国华侨华人多,与中国文化差异较小,便于交流。多数国家与中国交往历史悠久,经济联系较密切。东南亚地区橡胶种植历史悠久,种植经验更丰富。东南亚地区经济环境较好,基础设施更完善。 (4) 中国建立农业综合开发示范项目,生态意义主要从循环利用、减轻污染、绿色农业、环境压力等方面分析。通过生物质等的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减轻环境污染。改善农田施肥结构,使用有机肥、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有效保护土地资源。充分利用清洁能源,缓解环境压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新疆(福建省莆田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3月))罗布泊地区分布成群红柳沙包。红柳每年4月中旬发芽生长,11月落叶。风沙流受红柳的阻挡停积,形成沙堆,随着红柳的不断生长,一层枯枝落叶层,一层沙层交替出现,这样年复一年两层交替堆积,逐渐形成高大的红柳沙包(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当地红柳沙包的枯枝落叶层沉积的主要季节是

A. 春季、夏季    B. 夏季、秋季    C. 秋季、冬季    D. 冬季、春季

2.属于红柳沙包形成的必备条件是

A. 沙源丰富    红柳的特性    B. 沙源丰富    地形阻挡

C. 土层深厚    红柳的特性    D. 土层深厚  地形阻挡

3.沙包中的沙层厚度、沙粒粒径与形成时的风速、空气湿度有明显对应关系的是

A. 风力强,空气湿度较小,沙粒粒径小,沙层厚

B. 风力弱,空气湿度较小,沙粒粒径大,沙层薄

C. 风力强,空气湿度较大,沙粒粒径大,沙层厚

D. 风力弱,空气湿度较大,沙粒粒径小,沙层薄

 

查看答案

我国寒温带湿地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以环境冷湿为特点,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生态系统,火是其重要的干扰因素之一。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我国寒温带湿地生态脆弱的主要因素是

A. 气候    B. 纬度    C. 冻土    D. 地形

2.大小兴安岭寒温带湿地在春季较为频繁发生大火的原因有

A. 全球变暖,植被生长好,可燃物多

B. 气候干旱多大风,相对湿度小

C. 人类活动增多,活动范围扩大

D. 气温回升,对流旺盛,雷电频发

3.火烧后对湿地产生的短期影响是

A. 火烧地植物的生长期延长    B. 枯枝落叶的分解速率降低

C. 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增加    D. 喜温植物种类、数量增加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

(1)图中数字可知,四大区中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是________地区。

(2)A、D两区的天然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

(3)A区能源资源优势是___________丰富,主要地形是________________

(4)D区矿产资源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能源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东北地区沼泽分布图

阅读材料二回答(5)~(6)题

(5)东北地区沼泽面积自北向南逐渐________(增大、减少)。试从气候方面分析形成这种南北差异的主要原因。

(6)试分析有没有一些产业部门,既能利用沼泽资源,使其转化为一定的经济效益,又能保护沼泽生态功能不至于丧失?试分析并提出这些产业部门的名称。

 

查看答案

阅读西电东送示意图,回答问题

(1)北、中、南三条送电线路的终点分别是(  )

A.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

B.辽中南、京津唐、长江三角洲

C.京津唐、辽中南、沪宁杭

D.辽中南、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2)北路送电线路输送的主要是火电。它将煤炭资源转化成电能输出,这种能量输送方式与过去传统的输送方式相比,对经济和环境有哪些有利之处?

(3)为了缓解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紧缺的状况,除了西电东送,试提出其他3—4个解决措施

 

查看答案

我国A区域位于沿海,海陆交通便利;B区域位于内陆山区,有两条省道通过,拥有丰富的煤铁资源。下表是两区域部分统计数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两区域发展经济的相对优势是:A区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区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区域和B区域合作发展,产生下列要素的流动。从A区域流向B区域的主要是(填选项代码) ________________

  ①资金  ②劳动力  ③技术、管理  ④原料、燃料  ⑤劳动密集型产业

(3)分析技术和资金的流动对流入区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