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0年8月21日,鸭绿江丹东段发生特大洪水,多...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0年8月21日,鸭绿江丹东段发生特大洪水,多处堤防公路冲毁,部分县市交通、通讯、电力中断。

材料二  2010年8月23日新华社快讯:据海南省气象台最新消息,位于南海中部的热带低压已于23日8时加强为今年第5号热带风暴“蒲公英”。

材料三  2010年8月23日8时地面等压线分布图

(1)图中甲乙两处为两个锋面,甲处为______锋,乙处为______锋。与丹东洪水有关的是________(甲或乙)锋。

(2)“蒲公英”的气流在垂直方向为___(上升或下沉)运动,238时三亚的风向为_____,下图中能反映“蒲公英”过境的气压变化曲线是____,

 

(1)冷 暖 甲 (2)上升 东北风(或偏北风) C 【解析】整体分析:锋面气旋左侧为冷锋,右侧为暖锋。台风是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气流在垂直方向为上升运动。北半球气旋的气流呈逆时针方向辐合,台风中心北部,风向为东北风或偏北风。 (1)图中甲乙两处为两个锋面,甲处位于锋面气旋左侧,为冷锋,乙处位于右侧,为暖锋。丹东位于冷锋锋后,与丹东洪水有关的是甲锋。 (2)“蒲公英”属于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气流在垂直方向为上升运动。北半球气旋的气流呈逆时针方向辐合,三亚位于台风中心北侧,23日8时三亚的风向为东北风或偏北风。能反映“蒲公英”过境的气压变化曲线是图C,气压先降低,后升高,C对。图A是冷锋,图B是暖锋,图D是反气旋。A、B、D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14年1月31日神秘的南极将首次对普通游客开放。上海某游客将于

1月31日出发,2月18号返回。上中图为该游客南极旅游路线图、左图为乌斯怀亚市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右图为南极洲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下图为南极洲俯视图(图中弧ABC左边阴影部分为夜半球的局部)。

(1)此时,乌斯怀亚市的季节是______,其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成因是___________。

(2)图中的昏线是弧_________(填字母)。B点在长城站D的_______方向。此时,B 点的正午太阳高度_____D点(填“大于或小于”),长城站有无极昼现象______。

(3)南极洲的年降水量_____,原因是主要受____________气压带控制。旅游时在南极可以看见耐寒的动物企鹅,这体现地理环境的_________特征。

(4)游客返回上海时,当地盛行_____风。

 

查看答案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1)此时西半球处于黑夜的地区的经度范围是              

(2)此时地方时是0时的经线是____________。

(3)此图所表示的当天,北京日出的地方时是_____,北极圈上日落的地方时是______。

(4)东港(40°N)这一天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        ,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是                

(5)在右图中将左图改画成以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画出晨昏线标出经度,并用阴影表示黑夜。

 

查看答案

读“沿海地区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该山地可能位于

A. 北半球亚热带地区

B. 北半球温带地区

C. 南半球亚热带

D. 南半球温带地区

 

查看答案

如下图为北半球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山地同一自然带的分布南坡明显高于北坡,其主要原因是南坡(   

A. 热量更充足    B. 土壤更肥沃    C. 降水更多    D. 坡度更大

2.关于此山叙述正确的是(   

A. 此山的雪线在冬季更高    B. 南坡为迎风坡,雪线更高

C. 北坡可能是迎风坡降水丰富    D. 此山可能位于我国南方地区

 

查看答案

沙漠中绿洲的出现说明其自然带的分布具有

A.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C.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