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材利,回答下列要求。 湾区经济作为重要的滨海经济形态,是当今国际经济版图...

阅读图文材利,回答下列要求。

湾区经济作为重要的滨海经济形态,是当今国际经济版图的突出亮点。粤港澳大湾区(位置见下图)是由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群,它是继美国纽约湾区、美国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之后的世界第四大湾区,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2017年7月1日上午,《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在香港签署。

 

(1)评价粤港波大湾区的建设条件。

(2)分析粤港波大湾区建设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说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重点做好哪些方而的工作。

 

(1)利:土地面积大,发展空间广阔;人口数量多,劳动力充足;有4所百强高校,科技实力强;客、货吞吐量大,交通便捷,运输能力强。 弊:与其它三区相比,人均GDP较小,经济实力相对较低;第三产业比重稍低,产业结构需进一步优化;五百强公司数量较少,大型企业的竞争力较差。 (2)利于推动内地与港澳的深化合作;利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分工与合作;利于发挥港澳的独特优势,提升该地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利于发挥其对全国的辐射、引领和示范作用。 (3)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共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加大投资、贸易、人员往来;提高科技水平,提高国际竞争力;加强协作与融合,支持重大合作平台建设;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重点培育新型产业,形成新型产业集群。 【解析】整体分析:该组试题以世界著名湾区为背景,以我国粤港澳合作为切入点,考查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一体化。试题材料新颖,出题视角独特,对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以及综合分析问题等能力的要求较高,总体难度较大。 (1)结合表中数据可知,和其它三个湾区相比,我国粤港澳湾区在土地面积、人口数量、世界百强高校、交通等方面有优势,而在人均GDP、第三产业比重、世界五百强公司数量等方面有劣势。 (2)该地地处港澳和内地联系地带,粤港波大湾区建设有利于推动内地与港澳的深化合作以及发挥其对全国的辐射、引领和示范作用。同时有利于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加强分工愈合做,提升高地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 (3)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措施可从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提高科技书评、加强协作、加快产业升级等方面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自古由秦入蜀“难于上青天”。2017年12月6日,西成高铁全线开通运营,成功打败了这一魔咒。西成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八纵八横”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北起西安,南至成都,下图为西成高铁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西成高铁说法正确的是

A. 连接中西部省区,经济交流合作增强

B. 连接黄土高原与云贵高原,工程量大

C. 沿线地质地貌复杂,施工难度大

D. 地跨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地势起伏大

2.西成高铁的建设对沿线地区环境的影响是

A. 导致沿线地区生物多样性锐减    B. 加剧沿线地区的土壤盐渍化

C. 促进沿线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    D. 施工期间可能诱发地质灾害

 

查看答案

特色小镇是结合自身特质,找准产业定位,科学进行规划,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形成成的“产、城、人、工”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台。瑞士东南部的达沃斯作为阿尔卑斯山系海拔最高的小镇,由最初的肺病病患疗养区逐步发展成为欧洲最大高山滑雪场,后又成为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的固定会址地,闻名遐迩,是特色小镇的成功典范。现在每年有超过50次的大型国际会议在这个人口仅1 3万的小镇召开。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达沃斯成为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的固定会址地的优势是

A. 铁路、公路网发达,对外交通便捷    B. 高新产业发达,经济基础好

C. 各行业顶尖人才汇聚,创新环境好    D. 空气质最高,环境非常优美

2.特色小镇建设要符合小镇的发展理念,以下符合达沃斯发展方向

A. 增加酒店投入,提高接待能力    B. 拓宽道路,完善市区道路刚

C. 扩大城市用地,提供更全服务    D. 集约用地,增加建筑物高度

3.达沃斯小镇对中国特色小镇建设的借鉴意义是

A. 以旅游业为核心,促进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B. 以大城市为依托,承接大城市的产业和资金的转移

C. 考虑特色文化与产业的融合,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D. 发挥当地产业基础优势,促进相关产业的集聚

 

查看答案

行道树是指种在道路两旁及分车带,给车辆和行人遮荫并构成街号的树种。下图为一摄影爱好者在我国北方某城市朝正西方向拍摄的道路景观图。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照片拍摄的当地时间大约是

A. 6:00    B. 9:00    C. 13:00    D. 18:OO

2.图中行道树落叶有明显的时间差异,且空间上间隔分布明显,原因是

A. 落叶较晚的树所处土层较厚    B. 落叶较晚的树附近水分较好

C. 树种小同对环境适应有差异    D. 周同路灯照射光照时间较长

3.该地区行道树多以耐旱、酬寒的法国梧桐为主,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 整体性    B. 差异性    C. 开放性    D. 可变性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昆仑站位于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地区,可供多人生活和科研。

(1)中国第一个南极内陆考察站——中国南极昆仑站精确位置的确定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为         ;要监测南极冰川和海岸线变化要利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为        

(2)“数字南极”的构建是我国南极科考的重要任务。对“数字南极”利用叙述错误的为(  )

A.方便查阅南极地区的三维地图及地图信息

B.可以对附近地区冰川、海岸线的变化进行观察分析

C.对防止极冰融化提供治理的技术

D.对地物的相关信息的分析采用数字化处理

(3)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在对南极地区进行勘探研究中,除了上述应用外,还有哪些用途?试举两例。

 

查看答案

读我国两个重要的三角洲示意图,回答问题。

(1)甲图是         地区。乙图是         地区。

(2)我国南北铁路干线中,到达A的是         线,到达B的是         线。

(3)对比甲、乙两三角洲的差异。

 

(4)从社会经济因素方面简要分析乙三角洲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