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图,回答下面小题。 1.对图中各地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图,回答下面小题。

1.对图中各地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为迎风坡,降水丰富

B. 地土层深厚,适合种植

C. 矿区地势低洼

D. 城市的形成与河流有关

2.乙河形成河口三角洲,而甲河没有,其原因是乙河流域(  )

A. 开山采矿,河流污染严重

B. 林地分布少,水土保持作用弱

C. 城镇人口多,用水量大

D. 湖泊数量少,泥沙沉积弱

 

1.AD 2.BD 【解析】 1.由图中河流流向来看,①②两地位于河流上游地区,海拔较高。北侧林区与种植区分界线为两条河流分水岭,①位于分水岭南侧。我国东南地区夏季盛行东南风,所以①为迎风坡,降水丰富,A对。②地位于河流上游,海拔高,土层薄,不宜种植,B错。③附近河流向四周分流,可知该处地势高,C错。④位于两条河流汇合处,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所以城市的形成与河流有关,D对。故选AD。 2.开山采矿,主要是对水质有影响,与三角洲形成无关,A错。林地少,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携带泥沙在河口沉积容易形成三角洲,B对。城镇人口多,需水量大,则会因引水多而降低泥沙搬运能力,减少河口泥沙沉积,不利于三角洲的形成,C错。湖泊数量少,泥沙沉积的少,被带到下游的多,对三角洲的形成有促进作用,D对。故选B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及该地为防范某生态环境问题采取的措施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上右图中设置草方格沙障的主要目的是(  )

A. 防治沙尘暴

B. 美化环境、保持水土

C. 可以削减风力、截留水分,保护公路

D. 可以增加土壤腐殖质,提高植被成活率

2.上左图中的甲处能够发展水果种植的主导因素是(  )

A. 光照强    B. 年温差大

C. 降水量大    D. 地形平坦

 

查看答案

独立第三方大数据分析机构标准排名研究院发布了2016中国“氧吧城市”排行榜,“绿色肺活量”是评选“氧吧城市”的重要指标,“绿色肺活量”体现了绿色植被制造氧气和吸附尘埃的能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北方城市的“绿色肺活量”季节变化较南方城市大的原因是北方城市植被主要是(  )

A. 常绿阔叶林    B. 落叶阔叶林

C. 针叶林    D. 常绿硬叶林

2.影响入选“氧吧城市”排行榜的因素有    (  )

①空气质量优良天数 ②市域森林覆盖率 ③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④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⑤市域经济总量

A. ①②③    B. ②③⑤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

国家能源局发布《2016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到2020年争取使非化石能源的比重达到15%左右。为此我国将大力开发清洁能源。河西走廊近年来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力度日益加大。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玉门地区被称为“世界风口”。从该地卫星图信息可推知,玉门地区成为“世界风口”的重要原因是(  )

A. 位于冬季风源地风力强劲

B. 处于干旱地区多大风天气

C. 地形狭长,形成峡谷效应

D. 沙漠广布,风力受阻力小

2.玉门是我国最老的石油产区,已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玉门市转型的支柱产业。当前新能源开发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 利用技术不成熟    B. 产业转型起步晚

C. 生态环境限制大    D. 远离市场输电难

 

查看答案

白洋淀(淀为浅湖)位于华北平原,淀区地势自西向东倾斜,自然坡度为1∶7 000。上游支流多发源于太行山脉,水质较好。上个世纪在白洋淀上游的9条河流上建起了百余座水库。读白洋淀水系分布图(局部),完成下面小题。

1.上游河流修建众多水库,其原因是(  )

A. 河流流量大    B. 水位季节变化大

C. 河流落差大    D. 容易发生凌汛

2.今年4月初,上游两大型水库开闸同时向白洋淀放水,计划为期两个月。目的是(  )

A. 减轻上游水库的压力

B. 水库冲淤排沙

C. 改善白洋淀的水质

D. 提高白洋淀的通航能力

 

查看答案

烟花爆竹燃放气象指数根据未来气象条件和空气质量的变化情况综合分析得出,空气污染气象条件主要分析是否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下图为2月14日烟花爆竹燃放气象指数预报与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对指数影响不大的要素是(  )

A.     B. 温度    C. 降水    D. 光照

2.下列推论与图示信息吻合的是(  )

A. 华北地区风力大,易发生火灾,指数高

B. 青藏地区天气晴朗,对流旺盛,指数低

C. 珠三角地区春节工厂停工,指数低

D. 两项指数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