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各题。 材料一 2014年5月21日中俄两国...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各题。

材料一  2014年5月21日中俄两国政府在上海签署天然气合作备忘录。从2018年起,俄罗斯开始向中国供气,合同期30年。

材料二  中俄将修建两条通往中国的天然气管道:东线始于东西伯利亚的“冰城”伊尔库茨克,管道修至中国东北;西线由西西伯利亚,至中国新疆,最终和我国的西气东输管道连接。

材料三  中俄天然气运输管道线路示意图

(1)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工程,在管道铺设过程中需要克服的不利自然条件是                            ;西线工程沿线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2)俄罗斯向中国输送天然气采用管道运输方式,此种运输方式的优点是               

(3)分析中俄天然气管道建设对俄罗斯和我国的意义。

对俄罗斯:                                    

对我国:                                      

 

(1)气候寒冷 冻土广布 沼泽广布 地形起伏大 土地荒漠化 (2)连续性强;运量大;安全性高;损耗少 (3)对俄罗斯:有利于资源开发利用,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沿线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俄罗斯社会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等。 对我国:缓解我国能源紧张状况,促进经济发展;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带动相关基础设施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等。 【解析】(1)东线从“冰城”伊尔库茨克,修至中国东北,沿途纬度高,气候寒冷,多冻土;我国东北平原沼泽广布,以上因素影响管道铺设。西线起点地形为西西伯利亚平原,新疆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沿途地势起伏大。西线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土地荒漠化严重。 (2)管道运输的优点连续性强;运量大;安全性高;损耗少。 (3)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调出区的意义主要考虑:将资源优势转为经济优势;促进就业;促进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对调入区:缓解资源不足的现状,促进经济发展;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带动相关基础设施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下图是我国南方部分省区图。

材料二:茶树喜温暖、潮湿、荫蔽、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环境。图示区域省区是我国主要的茶叶生产地

(1)影响甲、乙两地农业生产模式的主导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其农业地域类型都属于___________。

(2)改革开放以来,乙地基塘农业和耕地面积均大幅减少,现存耕地主要种植蔬菜花卉和水果。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

(3)简述图示省区茶叶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查看答案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处发育了冲积扇的是________,发育了河口三角洲的是________ 两处形成的地质作用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河流属于水循环的____________环节。按照水循环发生的领域,该河流主要参与了____________循环。(海上内、海陆间、陆上内)

(3)图中等温线弯曲处洋流向北流,其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起____________作用。

(4)该地沿海平原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不仅导致当地土壤贫瘠化,而且加重了黄河下游的洪涝灾害。(    )

 

查看答案

有条件的“二胎”政策,一定程度上能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    )

 

查看答案

城市化是工业化的主要动力,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环境问题。(  )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