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揭阳位于广东省东南部,陆地...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揭阳位于广东省东南部,陆地面积5240.5平方公里,人口673.94万(2012年)。揭阳倚山濒海,山川毓秀,名胜古迹甚多,市内旅游资源丰富。 揭阳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旅游业发展,早在2000年就开展一系列活动,提出“揭阳人游揭阳”的口号,经十几年的奋斗开拓,旅游业快速发展并保持良好态势。2017年全市旅游工作会议上,提出要以“全域旅游”为引领,大力实施“引客入揭”工程。

分析揭阳旅游业早期发展阶段提出“揭阳人游揭阳”的原因,请你为揭阳实现“引客入揭”提出建议。

 

揭阳旅游资源丰富,但知名度不高;揭阳人口密集,有一定客源市场;发展揭阳游可以培育旅游消费市场;满足揭阳人假日休闲的需要。(任两点4) 建议: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利用网络以及开展各类主题旅游活动,开展旅游品牌营销,提高知名度;完善交通网络,扩大客源市场;加强旅游人才培养,建立旅游专业人才队伍。(任三点) 【解析】据材料可知,揭阳倚山濒海,山川毓秀,名胜古迹甚多,市内旅游资源丰富,但最初知名度不高;当地人口众多,有一定客源市场;发展揭阳游可以培育旅游消费市场;同时还可以满足揭阳人假日休闲的需要。因此早期提出 “揭阳人游揭阳”的口号。如果想“引客入揭”,需从知名度、宣传、接待能力、环境承载力、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考虑。如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利用网络以及开展各类主题旅游活动,开展旅游品牌营销,提高知名度;完善交通网络,扩大客源市场;加强旅游人才培养,建立旅游专业人才队伍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下图为色林错流域图。2017年6月17日,我国启动第二次青藏高原大规模综合性科考,科考首先重点对色林错区域进行观测研究。色林错流域由色林错与其周边诸多河流湖泊互相串通构成,色林错湖面海拔4530m,属于构造湖,与青藏高原诸多大湖一样,色林错湖水清澈,透明度高。湖滨水草丰美,是藏北重要的牧业基地之一。因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以及降水量的增加,几十年来湖面面积不断增大,已超过纳木错成为西藏第一大湖。湖中生长着唯一的鱼类裸鲤,每年流域中繁殖的裸鲤幼鱼在越冬期常常有较多死亡,存活率较低。

(1)分析色林错水体清澈、透明度高的自然原因。

(2)全球变暖对高原的降水、冰川、冻土、蒸发、风等因素都有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全球变暖,色林错流域内陆面蒸发量增加,而湖面蒸发量有所减少,试分析原因。

(3)指出色林错面积不断增大可能对当地带来的不利影响。

(4)简析流域内裸鲤幼鱼在越冬期存活率较低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下图为摩洛哥区域图。摩洛哥有“磷酸王国”之称,该国磷矿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75%,产品大量出口。磷矿是不可再生资源,不可回收再利用。磷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世界磷矿资源绝大部分用于磷肥生产,少部分用于其他磷化工产品。最近几年摩洛哥逐渐减少磷矿石的出口,不断增加了磷复肥的出口。为提高生产能力,促进磷酸盐产业发展,近年来该国大力建设磷酸盐矿浆长距离管道运输系统,利用天然地势差,把液态磷酸盐矿浆从矿山输送到港口和化学品生产基地。

(1)甲地是该国重要的磷酸盐加工地,与乙地相比,分析甲地发展磷酸盐加工的有利条件。

(2)简述摩洛哥政府积极采用管道系统运输磷酸盐矿的原因。

(3)说明摩洛哥政府大力发展磷复肥产业,实现就地转化的意义。

 

查看答案

知识密集型产业在产业类型上可分为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两种,其中知识密集型制造业是指以技术和创新活动为核心,在产品和生产流程中具有较高的科学知识附加值的制造类企业。下图为德国知识密集型制造企业时空分布的统计。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德国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在华投资的时空特征主要表现为

A. 由南方向北方扩散    B. 大多集聚在中西部等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

C. 由沿海逐渐向内陆城市扩张    D. 从周边城市向沿海中心城市扩散

2.德国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在华投资的企业,仅在上海、苏州、北京、广州、深圳5个城市就集

中了德国在华知识密集型制造企业总数的65.37%。产业集群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A. 加剧就业困难,环境压力更大    B. 利于东西协作,实现经济共赢

C. 促进资源开发,增加就业机会    D. 为了获得更高的规模效益

3.为促进中国制造业从“世界工厂”到“世界制造中心”的升级与转型, 与今后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策略相符的是

A. 发挥劳动力价格优势,增强产业竞争力

B. 优化投资环境,吸引外资知识密集型企业向内陆地区扩张

C. 重视教育的投入,向“世界制造中心”升级

D. 强化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提高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

 

查看答案

在近日央视热播的《绿水青山看中国》第2集中,介绍了“作为中国文化地理的独特坐标,壶口瀑布在寒冬季节,却是令一番景象。两侧岩壁上结满晶莹的冰挂,层层叠叠,倒悬的冰柱最长可达十几米”。冰挂是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饱和水汽遇冷附着于地面物体凝结而成。读下图(左)“黄河壶口瀑布位置”和下图(右)“冰挂美景图”,回答下面小题。

1.黄河壶口瀑布的冰挂美景形成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冬季黄河水温低,飞溅的浪花在两岸的岩石和护栏上凝结而成

B. 地处河谷,风力强劲,利于水汽凝结成冰挂

C. 黄河中游气温持续下降,瀑布倾泻而下,冒起的水雾迅速冻结而成冰挂

D. 气温回升,水汽大量蒸发,遇两岸的岩石和护栏上凝结成冰挂

2.据调查,“黄河水变清了”,有专家认为生态平衡可能因此遭破坏,不能作为依据的是

A. 黄河冲积平原面积减小    B. 黄河鲤鱼生活习性受到影响

C. 地下水位下降    D. 改良土壤的能力下降

 

查看答案

2011年9月,位于可可西里地区的卓乃湖发生溃决,洪水经冲出的洪沟和库赛河流入库赛湖,如果湖泊面积持续增加,一旦盐湖外溢水流经清水河汇入楚玛尔河,则卓乃河将成为长江的最北源。读下图(左)为“盐湖周边湖泊”示意图和下图(右)为“1970-2014年可可西里气象台站降水变化”,回答下列各题。

1.卓乃湖溃决外溢的主要原因是

A. 可可西里地区蒸发增加    B. 可可西里地区冰雪融水增加

C. 全球气候变暖    D. 可可西里地区降水增加

2.2011年9月盐湖流域地区的水循环

A. 海陆间循环过程加速    B. 海陆间循环量减少

C. 陆地内循环量减小    D. 陆地内循环过程加速

3.未来盐湖外溢湖水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A. 可可西里的气候变得更加干燥    B. 影响长江水体水质

C. 盐湖流域面积变小    D. 地下水位下降,土地盐碱化加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