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河套平原是黄河沿岸的冲积平原,地势由西向东微倾。自秦汉时代起,居民已在这里开凿沟...

河套平原是黄河沿岸的冲积平原,地势由西向东微倾。自秦汉时代起,居民已在这里开凿沟渠,引黄河水灌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该平原为内蒙古重要的农业区和商品粮基地。河套平原河曲发育,导致河流自然裁弯取直,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后形成了众多湖泊,形状恰似牛轭,当地人称“死河筒”。

(1)简要说明黄河在磴口折向东流的原因。

(2)说明河套平原多“死河筒”的原因。

(3)农业经济时代,为什么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这一说法?

(4)近年来,当地政府支持种植业向农副产品深加工业方向延伸。试分析这种延伸对区域城市化带来的积极影响。

 

(1)黄河流经磴口后,受到北部阴山山脉的阻挡,加之西部地势高且向东微倾斜,穿过阴山山脉与鄂尔多斯高原之间的低地,折向东流 (2)黄河流经河套平原,流速变慢,导致河流侧蚀作用加强,河道愈来愈弯曲;河流自然裁弯取直,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由于黄河河套段流量的不稳定性,河道常向南、北迁移,所以形成了众多的“死河筒” (3)河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降水稀少,光照充足;可引黄河水灌溉,水源充足。(任意2点即可)总之,发展种植业的条件优越,农业十分发达,所以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之说 (4)加工业的发展,有利于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城市人口数量增多,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工厂的建设会导致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城市空间结构进一步完善,城市化进程加快。(任选3点) 【解析】试题分析: (1)河流的流向与地形地势高低有关,主要从地形及地势角度进行分析。据图可知,该地北部为阴山山脉,南部为鄂尔多斯高原,其中间为低地,说明黄河流经磴口后,北部受阴山影响,南部受鄂尔多斯高原影响,地势西高东低,故河流折向东流。 (2)“死河筒”的原因主要与当地的地形条件、河流的外力作用有关。黄河流经河套平原,流速变慢,导致河流侧蚀作用加强,河道愈来愈弯曲,河流自然裁弯取直,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由于黄河河套段流量的不稳定性,河道常向南、北迁移,所以形成了众多的“死河筒”。 (3)影响该地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地形、土壤、光照、水源等方面。该地位于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利于发展种植业,土壤为黄河泥沙沉积形成的冲积土壤,土壤肥沃;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光照强,有利于光合作用;黄河流进该地区,灌溉水源充足。发展种植业的条件优越,农业十分发达,所以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之说。 (4)工业化会对城市化发展有一种促进作用,工业化加快了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有利于带动就业,促进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占地规模扩大,城市的空间结构进一步完善。该地种植业向农副产品深加工业方向延伸会加快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加工业的发展,有利于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城市人口数量增多,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工厂的建设会导致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城市空间结构进一步完善,城市化进程加快。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人间四月天,重庆忠县涂井乡友谊村的“三峡橘海”柑橘基地果园里,绿叶簇拥着黄果,黄果点缀着白花,“花果同树”的奇观让人心旷神怡。当地种植的是一种神奇果柑―黄果柑,每年都会出现“花果同树”(如右图)。柑橘,性喜温暖湿润,一般春季开花,10-12月果熟。而当地果农选择晚熟柑橘品种,使鲜花和果实同时出现在果树上。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采用挂树贮藏技术的黄果柑,每年4月开花所结的果子,其成熟时间最可能是

A. 当年5月    B. 当年10月

C. 次年5月    D. 次年10月

2.当地有利于“花果同树”奇观的自然条件是

A. 气候四季如春,果树开花时间长

B. 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

C. 冬季受寒潮影响小,有利于果实过冬

D. 纬度低日照时间长,有利于光合作用

 

查看答案

汉唐时期“八水绕长安,九湖映古城”的盛景着实让人向往,据报道西安将投入600亿元用于城市水系生态建设,在长安八水的基础上增加黑河和引汉济渭水系,共十大水系,瓮中捉鳖西安城市水源,实现与水库、湖泊互连互,以实现“八水润西安”,下图为西安城市水系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对“八水润西安”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城市因湖而美,有利于提高西安市的城市等级

B. 引生态水进城,保障供水,恢复城市湿地,调节气候

C. 主要发挥城市水系的防涝、排涝作用,防止内涝

D. 体现了历史与现实契合,实现了文化传承

2.西安“百亿造湖”巨大工程引发质疑,有人认为渭河南岸支流水量越来越小,将影响到城市生态补水,其质疑的依据是

A. 秦岭北坡森林植被破坏

B. 秦岭北坡断层活动导致河床变窄

C. 秦岭南越耕地面积增加

D. 黄河断流导致渭河水位下降

 

查看答案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蓄水量最大、最深的淡水湖,蓄水量是中国所有湖泊之和的33倍,但其面积仅为世界第七。其入湖河流达300多条,但出湖河流仅有1条。贝加尔湖10月份已经银装素裹,5月份冰雪融化。该湖已成为新旅游胜地,但每年5月游客较少。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贝加尔湖出湖的河流及其特征是

A. 安加拉河 有凌汛    B. 安加拉河 水位季节变化大

C. 色楞格河 结冰期长    D. 色楞格河 灌溉功能突出

2.下列不是贝加尔湖每年5月份出现旅游淡季的原因

A. 5月份冰雪融化,冬景消失,而春景未现

B. 此时冰雪融化,道路泥泞,交通不便

C. 发生雪崩、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增加

D. 气温低、降水多,天气不适

 

查看答案

城市功能用地的演替表现为用地的扩展和不同功能用地间的相互转换。我国 北方某综合性大城市中心城区的建成区面积从 2003 年的 237 平方千米增加至2012 年的 330 平方千米。下图为 2003—2012 年该城市某主要功能用地的演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的城市功能用地最可能是

A. 公共管理与服务用地    B. 居住用地    C. 商业服务设施用地    D. 工业用地

2.2003—2012 年功能用地的变化表明,该城市

A. 发展仍在向城市中心集聚    B. 城市地域结构变化不大

C. 功能用地以均衡发展为主    D. 发展以向外扩展为主

 

查看答案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我国将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下图为中国劳动适龄人口(15 - 64岁)比重和年增长率变化及预测图(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制定“二孩”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 取消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B. 促进城乡之间人口数量平衡

C. 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压力    D. 拉动房地产和母婴产品消费

2.图中信息反映

A. 2015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年增长率为零,劳动适龄人口最少

B. 2005年前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年增长率呈下降趋势

C. 2050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达到最低值,中国劳动力严重短缺

D. 中国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和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年增长率无关联性

3.二胎政策的实施,近期产生的影响有

A. 劳动力短缺状况得到缓解    B. 劳动力人口比重增加

C. 劳动力人口职业构成调整    D. 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