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分别示意我国甲、乙局部区域。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甲地是我国重...

下图分别示意我国甲、乙局部区域。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甲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从自然因素方面评价其发展条件。

(2)分别指出甲、乙两区域铁路建设的限制性条件。

(3)简述近年来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对乙地柑橘生产的有利影响。

 

(1)有利条件: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广;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不利条件:热量不足;土壤积水严重。 (2)甲区域冬季雪灾频发;沼泽广布,有季节性冻土分布。乙区域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形起伏大;台风、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 (3)交通条件的完善与保鲜冷藏技术的改进,扩大了乙地柑橘的市场范围;生物技术的推广,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提升了柑橘的品质与产量。 【解析】(1)评价农业区位因素可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来答,自然因素要从地形、气候、土壤、水源四个方面来回答。但这道题只有3分,如果面面俱到则会浪费时间,要快速得分就要突出东北地区的特色,优势条件为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大,土壤肥沃,不利为纬度高,热量不足。 (2)该题是典型的看图说话题,从图中看甲地有大面积沼泽,乙地等高线密集弯曲,说明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起伏大。但这道题有4分,答出两点只能得2分,要想得满分还要结合甲、乙两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来答,甲地纬度高气温低有冻土,乙地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夏季多暴雨多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3)农业区位因素中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交通、技术、市场、劳动力、政策等,题目中要求答出社会经济因素变化对乙地柑桔生产的有利影响,交通条件的改善与保鲜冷藏技术的改进,可扩大乙地柑桔市场范围;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可提升柑桔的品质与产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可提高市场需求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黄河入海水量1951年大约为500亿立方米,2010年大约为140亿立方米,总体呈下降趋势。据材料回答下题。

黄河入海水量减少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 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减轻

B. 三角洲扩展速度减慢

C. 入海口河水含沙量增加

D. 河口地区的气候变干

 

查看答案

在苹果公司光鲜的表面背后,隐藏着中国制造工人血与汗的辛酸。全球代工厂中,中国是重中之重。苹果每台iPad利润达150美元,而中国工人仅能从中获得8美元,相当于售价的1.6%。回答下列问题。

1.国际产业转移促进了国际产业分工和合作。下列各图中,最能反映当前中国所处地位组合的是(  )

A. Ⅰ、乙、②、c    B. Ⅱ、乙、③、b

C. Ⅲ、乙、③、a    D. Ⅲ、乙、④、a

2.要形成中国的“苹果”产业,我们最应该(  )

A. 实施积极的产业政策,大力引进国外先进的产业和技术

B. 发展循环经济,实行清洁生产,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C. 调整产业结构,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D. 培育创新环境与创新文化,实现产业创新

 

查看答案

下图为“松花江流域水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嫩江是一条美丽、富饶之江,同时又是一条多灾多难、桀骜不驯之江。其多灾多难、桀骜不驯的原因不包括(  )

①支流多,降水集中               ②干流由北向南流,易形成凌汛 

③下游水流速度慢,易形成洪涝灾害  ④上游水土流失严重,河道淤积抬升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松花江虽然是黑龙江的支流,但其开发程度却超过了黑龙江。黑龙江开发程度较低的原因不可能是(  )

①为中俄两国的界河   ②水量小,开发价值低 

③气候寒冷,结冰期长 ④东北能源丰富,不需要开发黑龙江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3.尼尔基水利枢纽对下游的影响有(  )

A. 提高通航能力    B. 导致下游水质恶化

C. 解决下游地区的水危机    D. 使洪水灾害得到缓解

 

查看答案

贵州矿产资源丰富,煤、铝土等主要矿种优势显著。西部大开发十几年来,贵州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矿产基地之一,但该地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贵州采矿工业导致环境问题严重的原因可能是(  )

A. 露天矿表土剥离易造成严重的土地沙漠化

B. 矿区道路铺设极易造成严重的水污染

C. 重化工业体系多高耗能、高排放产业,环境污染严重

D. 尾矿库是导致泥石流的主要因素

2.围绕能源开发,贵州适合构建的产业链主要有(  )

①煤—电—钢 ②煤—焦—化 ③煤—气—液 ④煤—电—铝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下图是“某地生态农业种养循环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此农业园最可能位于

A. 山东    B. 福建    C. 辽宁    D. 陕西

2.该地发展生态农业实质是

A. 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B. 提高产出,增加经济收入

C. 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D. 减少污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