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为“某城市居住区空间结构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城市( ) A...

下图为“某城市居住区空间结构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城市(  )

A. 主城区为煤炭资源初加工从业者聚居区

B. 不同聚居区分布与煤炭产业分工无关

C. 城市形态不受煤炭资源矿点分布影响

D. 居住区呈现“城—矿—乡”空间结构模式

2.影响居住区内部分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职业与收入    B. 历史因素    C. 政策因素    D. 气候因素

 

1.D 2.A 【解析】 1.读图可知,城市主城区为煤炭资源深加工从业者或一般工薪阶层或退休人口聚居区;本题聚居区的分布与煤炭产业的分工有关;城市形态受煤炭资源矿点分布的影响;居住区呈现“城-矿-乡”的空间结构,故选D。 2.本题考查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原因。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有: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等。其中历史因素是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基础,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风化影响显著,社会因素主要影响住宅区的分化。职业、收入水平、民族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往往影响人们对住宅区的选择。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我国2017年春运首日十大人口流出(入)城市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春运首日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口流动的方向主要是农村到城市

B. 十大流入城市都位于我国东部地区

C. 十大流出城市大多在沿海发达地区

D. 流出和流入地区分布基本是一致的

2.现阶段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 政治因素    B. 经济因素    C. 社会因素    D. 环境因素

 

查看答案

读“我国某市2003~2013年土地利用面积变化情况图”,回答下列各题。

1.据图推测,2003~2013年该市(  )

A. 林地面积持续增加    B. 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C. 未利用土地面积持续增加    D. 水域面积不断减少

2.该市建设用地的变化可能导致市区(  )

A. 交通紧张状况缓解    B. 人口向郊区迁移

C. 环境质量下降    D. 生物多样性增加

 

查看答案

人口机械增长率是指某地某时段内迁入与迁出人口数的差值与总人口之比。下图为2006—2014年我国东部某省(区、市)人口增长率变动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时期该省(区、市)人口总数

A. 持续上升    B. 持续下降    C. 先减后增    D. 先增后减

2.推断图示时期该省(区、市)人口机械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城镇房价增长快    B. 产业升级和转移

C. 经济水平持续下降    D. 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查看答案

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即出现“人口红利”。反之,可能出现“人口负债”。抚养比是指少儿人口(0~14岁)及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之和与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之比,就业比是指劳动年龄人口与总人口之比。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上图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

A. 就业比最低的时期是由于就业机会少导致的

B. 抚养比最低的时期是由于劳动年龄人口较多导致的

C. 2015年以后抚养比逐渐升高是由于婴儿潮导致的

D. 近几年就业比逐渐下降将会导致劳动力严重不足

2.2015年后“人口负债”愈发严重,对此我们应采取的措施有(  )  

①全面放开生育政策,增加生育率      ②渐进式延长退休年龄   ③限制劳动年龄人口向国外迁移    ④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⑤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⑥建立健全城乡养老保险制度

A. ①③④    B. ①③⑤    C. ②④⑥    D. ②⑤⑥

 

查看答案

读我国近年来的人口变化情况表,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2011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  )

A. 4.8%    B. 0.48%

C. 7‰    D. 7%

2.表中数值反映我国人口(  )

①人口出生率一直在下降 ②人口死亡率一直在上升③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在下降 ④人口总数在减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