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景观图和局部世界地图,完成下列各题。 1.局部世界地图中的字母所代表的地区与景...

读景观图和局部世界地图,完成下列各题。

1.局部世界地图中的字母所代表的地区与景观图能正确匹配的是        (  )

A. a—④    B. b—②    C. c—③    D. d—①

2.d、b、a、c的景观变化,体现了                                  (  )

A.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D.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1.D 2.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学生要熟悉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判断方法和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因。能够认识自然景观。 1.a位于较高纬度,属于针叶林景观,从景观上看②是针叶林,A错;b位于干旱的中低纬度,属于荒漠景观,③仙人掌是荒漠景观,B错;c位于南极地区,代表的动物为企鹅,与④相对应,C错;d处于赤道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从景观看①植物茂密是热带雨林,D对。 2.d、b、a、c的景观变化,是南北更替,属于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选择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非洲局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③⑤三地的自然带                                          (  )

A. 类型相同,成因不同    B. 类型不同,成因不同

C. 类型不同,成因相同    D. 类型相同,成因相同

2.图中②③④三地的自然带体现了                                    (  )

A.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 非地带性规律

 

查看答案

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从地理学角度看,它描述的是                                      (  )

A.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 垂直地域分异

C.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D. 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2.塞北到江南的景观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  )

A. 水分    B. 光照    C. 土壤    D. 热量

 

查看答案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大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______________。

(2)用箭头在图上标出环流模式。

(3)甲、乙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

(4)一般情况下,甲、乙两地对应的天气状况分别是:甲地________,乙地________,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____。

(5)假若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则甲、乙之间的风向为________,丙、丁之间的风向为________。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

(6)假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________地。

 

查看答案

读图,地球阳光分布示意图回答:

(1)这是              日(节气)太阳光照射图。

(2)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此时D地的地方时是      时;B地的地方时是              时。

(3)C地的昼长是               小时。

(4)图中的晨昏线是               (晨线或昏线)

(5)此日,A、B、C、D四地昼夜长短按照由长到短排序是                     

(6)此日,A、B、D三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大到小排序是                       

 

查看答案

读下图 “亚洲1月、7月的季风图”,分析完成下列要求。

(1)两幅图中表示7月份的图是                   ,图中①处的风向为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图中所示气压分布状况,图中②处的风向为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分析,③处季风的成因主要是                                       ,①处季风的形成原因是                             

(4)简述我国东部地区的季风气候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的有利条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