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某小孩身高1.5米,隔河观察正午塔影情况:发现12月22日正午时塔影达全年最长,...

某小孩身高1.5米,隔河观察正午塔影情况:发现12月22日正午时塔影达全年最长,且塔尖的影子正好位于他的立足处(如图),据此判断下列各题。

1.该地区位于(    )

A. 北半球热带    B. 北半球温带

C. 南半球温带    D. 南半球热带

2.根据以上材料推测河流的流向:(    )

A. 由西向东    B. 由南向北

C. 自东北向西南    D. 自西北向东南

 

1.A 2.D 【解析】 1.该地12月22日正午时分,塔影达全年最长,即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小,该地在北半球。根据小孩在该天的影子长为1.5米,与其身高相等,说明该小孩站立地点在该天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5°,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纬差,可以计算该地的纬度为21°34′N,所以该地在热带,选A。 2.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小孩影子朝向正北,据此图示左下方为正北,右上方为正南,由此推出河流流向为自西北向东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北方那消失的一抹黄色,就是荒凉的黄土高原,面积要占全省版图的百分之四十五。”“展现在眼前的这几百里绿色平原,当然是全省的‘白菜心’了”“南边云雾缭绕的蔚蓝色山峦,是亚细亚两个庞大水系的分水岭。”这是《平凡的世界》中描述的某内陆省三种截然不同的地貌。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该内陆省(简称)为

A.     B.     C.     D.

2.有关“亚细亚两个庞大水系”水文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都以雨水补给为主,径流的季节变化大

B. 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都很大

C. 都有结冰期,北方的长,南方的短

D. 由于上中游用水量大,下游都曾出现过断流现象

 

查看答案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局部地区≥10 ℃等积温线分布图。

材料二 河套平原是我国重要水稻产区,年均种植面积120万亩,约占农田总面积的20%,近年来种植面积持续扩大。当地农民浇灌稻田依旧普遍采用传统“深水淹灌”方式。

(1)简析包头、唐山两地积温差异。

(2)分析山西陈醋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3)分析水稻种植面积持续扩大会对河套平原生态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污染浓度高,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是使能见度降低到1千米以内的自然现象。霾又称灰霾,是指大量细微的干尘粒(灰尘、硫或氮氧化合物等粒子)悬浮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现象。霾的形成条件出现后,会导致空气中有大量尘埃、烟粒等凝结核存在,水滴容易凝结在上面而起雾,因此,雾和霾往往相伴出现。图为我国2013年1月7~13日雾霾日数实况图。

根据文字信息,简要说明雾和霾的异同。

概述此次我国连续5天以上发生雾霾天气的空间分布特点。

(3)改善雾霾天气的关键是减少污染源。说明我国减少大气污染源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查看答案

下图中,左图为北半球某地M所在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OP实际水平距离为425米。右图为沿PQ一线所做地质剖面示意图。M聚落分布于两边山脊对称的宽谷中,当一年中M聚落房屋的正午日影最长时,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大致与甲坡坡度相等,且该日M聚落的日出日落时间从北京时间8:10至17:50。据此,回答49-50题。(tan30°≈0.58 ,tan35°≈0.7 ,tan40°≈0.84)

1.M地可能位于

A. 四川盆地    B. 两广丘陵    C. 华北平原    D. 塔里木盆地

2.下列有关该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右图所示地形为背斜山    B. 乙处草坡因下渗强烈,表土含水少

C. 右图森林为落叶阔叶林    D. M聚落居民发现,该日昼长夜短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1月均温(℃)与河流分布状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

A. 最大温差为24℃    B. 最大相对高度超过5 000

C. 河流由温度较低向较高的地方流动    D. 随纬度增加海拔逐渐升高

2.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有

A. 降水主要来源于印度洋的西南季风    B. 西北部比东南部垂直地域分异明显

C. 植被类型以亚寒带针叶林为主    D. 河流各河段沉积作用强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