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图甲中OP为完整的晨线,黄赤交角取23.5°。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时太阳...

图甲中OP为完整的晨线,黄赤交角取23.5°。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      ___。

 

(2)下列日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所示日期与图甲一致的有________。

(3)用折线在图乙中画出该日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

 

(4)描述该日全球昼长的分布规律

 

(1)(23.5°N,60°E) (2)AD (3)见下图。(纬度90°的值要标在22.5°上面一点,23.5°的值要标在90°,0°的值要标在67.5°下面一点。) (4)①北半球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昼长达一年中最小值; ②赤道昼长依然为12小时; ③66.5°N及以北出现极昼,66.5°S及以南出现极夜; ④昼长由66.5°N往南到66.5°S逐渐变短(或昼长由66.5°S往北到66.5°N逐渐变长)。 【解析】试题解析: (1)晨昏线与极圈相切,且北极圈内是极昼(南极圈内是极夜),因此该日为夏至日,此时直射点的纬度为23.5°N。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2时,此时直射点的纬度为120°E。b点的经度为15°W,b点正好在西一区的中央经线上,因此b点的地方时就是该点的区时,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即30°E此时为6时,所以b点的区时为3时。 (2)图中所示应为夏至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且北极圈内是极昼(南极圈内是极夜),符合的选项为AD (3)本题考查的是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该日为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23.5°N,因此23.5°N上正午太阳高度为90°。再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纬度差,分别计算赤道上、66.5°N、90°N的正午太阳高度,在图上标出来,再用线将它们连起来。 (4)考查昼夜长短的分布。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最长,纬度越高,昼越长,并在极圈内出现极昼,极昼范围最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我国某河流干流区位置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特征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示信息可推测,该河流

A. 冬季无结冰现象    B. 以雨水补给为主

C. 水位季节变化小    D. 下游径流量最小

2.与1985~2000年相比,该流域2000~2010年水体面积大幅度减小的主要原因是

A. 蒸发量加大,下渗严重

B. 耕地面积扩大,农田灌溉量增大

C. 城镇规模过大,需水量增大

D. 林地、草地减少,涵养水源能力差

 

查看答案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如果此图表示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则正确的叙述为(  )

A. 丙为极地高气压带

B. 常年受丙控制的地区往往形成干燥的气候

C. 在气压带丁和风带①交替控制下会形成地中海气候

D. 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其成因与极地高气压带相同

2.如果此图表示东亚冬季的季风环流,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丙、丁两地中,丁地是陆地

B. 丙、丁两地中,丙地气温高于丁地

C. 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 ①气流温暖湿润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湖泊(阴影部分)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各图示意湖泊与周边陆地之间的热力环流剖面,与实际情况最相符的是   

A. 甲、乙    B. 丙、丁    C. 甲、丙    D. 乙、丁

2.度假村建在湖泊岸边对游人的吸引力强,主要原因是(  )

A. 湖区晴天多,光照充足    B. 湖区昼夜风小

C. 湖区温差大    D. 湖区湿度大,空气清新

3.关于湖泊及其周边地区降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白天湖泊中心较湖泊周边陆地降水多 ②白天湖泊中心较湖泊周边陆地降水少 ③夜晚湖泊中心较湖泊周边陆地降水多 ④夜晚湖泊中心较湖泊周边陆地降水少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读某流域某地某日一次降雨与河流流量变化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若该次降水发生在北京,带来水汽的最有可能是

A. 西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南风    D. 东北风

2.图中时距(降水最大值与河流流量最大值的时间间隔称时距)若变长,原因可能是该地

A. 上游湿地增加    B. 下游修建大型水库

C. 上游植被遭到破坏    D. 上游城市化的推进

 

查看答案

读2015年11月11日12时近地面气压(hPa)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1.此时,关于图中天气的正确叙述是       (  )

A. 北京比东京气温低,气压高    B. 青藏高原地区风力大,天气晴朗

C. 印度大部分地区盛行西南风    D. 海南岛西部出现狂风暴雨

2.图中甲天气系统途经菲律宾时,给当地带来的灾害是

A. 海啸    B. 洪涝    C. 冻害    D. 火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