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华北地区某城市2013年11月13日20时气温(单位:℃)实况图。回答下列问题...

读华北地区某城市2013年11月13日20时气温(单位:℃)实况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反应了城市所具有的            效应;在这种效应作用下,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当晚城郊之间风向应该是                                   

(2)形成此图所示效应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生产和消费活动释放大量热量       B。城市建筑队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大

C.城市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加               D.城市上空云量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3)城市上空多云和雾的原因是                            

(4)试分析在城郊之间建设绿化带的意义。

(5)在下图中画出城郊之间热力环流示意图,并画出近地面和高空的等压面分布示意图对比城区和郊区高空的气温和压力大小关系, 气温:城区     郊区;气压:城区      郊区(以上填><)

 

(1)热岛 由郊区吹向城市 (2)A (3)①城区空气对流上升运动;②城区凝结核多,水汽容易凝结。 (4)美化环境,净化流向市内的空气,改善城市的大气质量。 (5)略。 【解析】整体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热力环流。第(1)题考查城市热岛效应和城市风的风向,第(2)题考查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原因,第(3)题考查城市雾岛效应,第(4)题考查城市风的影响,第(5)题考查热力环流中的温压关系。 (1)看图可知,城区气温较高,反应了城市所具有的热岛效应。城市气温高,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郊区气温低,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风从郊区吹向城区。 (2)由于城市人口密集、生产和消费活动集中,释放大量废热,导致城区气温明显比郊区高,选A。 (3)可以从云雾形成的条件来分析。城市上空多云和雾的原因是城区气温高,空气更容易产生对流上升运动;城区污染物多,使凝结核多,水汽容易凝结。 (4)结合绿化带的功能和城郊热力环流来分析。绿化带具有降温、增湿、净化空气的作用,城郊热力环流使郊区清新空气流向市内,进而改善城市的大气质量。 (5)城市气温高,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郊区气温低,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风从郊区吹向城区,图示热力环流为逆时针的环流。近地面等压面表现为郊区向高处凸,城区向低处凹;高空等压面表现为郊区向低处凹,城区向高处凸。高空中气温城区>郊区,气压城区>郊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甲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乙图为某地晴天和阴天的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甲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含义:

A.                     B                                  D               

(2)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热量来源是      (填字母);全球变暖与       (填字母)过程增强有关。

(3)我国青藏高原的纬度与四川盆地相差不大,但年太阳辐射总量却比四川盆地高得多,据甲图所示原理分析其原因?

(4)①、②两条曲线中,表示阴天时气温变化的是            据甲图所示原理说明判断理由。

 

查看答案

下图为北半球近地面大气的受力示意图。图中表示风向的箭头是(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地面上不同地区的气压差异会引起空气流动。下列示意图中符合热力环

A.     B.     C.     D.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城区附近地区大气的水平运动俯视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大气运动系统属于(      )

A. 三圈环流    B. 季风环流    C. 热力环流    D. 反气旋

2.形成该大气运动系统的主要原因是(     )

A. 温室效应    B. 海陆热力差异    C. 地势起伏    D. 城市热岛效应

 

查看答案

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一盆黄沙和一盆草皮分别放置在玻璃缸两端,用平整的胶合板把玻璃缸上部开口处盖严,然后将一束香点燃,放进小洞内,最后将电灯打开(如下图所示),有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烟雾飘动的根本原因是黄沙和草皮的热力性质差异。

B. 近地面烟雾飘动的方向应为自西向东

C. 黄沙处气温较高,气压较低

D. 从该验可得到的启发式城市建设中为减轻热岛效应应扩大草右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