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美国西南海域的蒙特雷海底峡谷,是一个由汹涌的海底河...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美国西南海域的蒙特雷海底峡谷,是一个由汹涌的海底河流经过长时间的冲积而形成的巨大峡谷,陆地湍急的水流进入海洋后,在海底辟出了长达300多千米的巨大峡谷,然后这些水流流入更深邃的深海。海底河流会切割大陆架,从陆地上来的河水附带着泥沙涌入大陆架的河道中,顺着大陆架的斜坡奔涌而下。蒙特雷海底峡谷附近海洋生物种类繁多。

(1)分析蒙特雷海底峡谷的自然成因。

(2)说明蒙特雷附近生物种类繁多的自然原因。

 

(1)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海岸坡度大;陆地上汹涌的河水在进入海洋后,形成海底河流,对大陆坡进行侵蚀形成海底峡谷。 (2)萨利纳斯河水挟带大最营养物质和泥沙入海,形成海底浊流,浮游生物多;蒙特雷峡谷水位深,鱼类饵料丰富,吸引喜深水性鱼类汇集。 【解析】本题以美国西南海域的蒙特雷海底峡谷为背景区域,主要考查海底峡谷的成因和生物种类丰 富的自然原因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材料分析阅读能力和有效信息的提取应用能力。 (1)蒙特雷海底峡谷的成因要从板块构造及流水侵蚀等地表形态的影响角度分析。读图可 知,该地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碰撞地带,海岸坡度大。同时有含沙量大的河流萨 利纳斯河注入,对大陆坡的侵蚀作用,使得蒙特雷海底峡谷形成。 (2)蒙特雷附近生物种类繁多的自然原因主要从生物的生存环境、食物来源等角度分析。 由材料可知,蒙特雷湾存在巨大的峡谷,从而为深水种类的生物提供完美的栖息地;而且该 地沿岸的萨利纳斯河水会挟带大最营养物质和泥沙入海,形成海底浊流,浮游生物多,鱼类 饵料丰富,鱼类资源丰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土壤微生物生物是指土壤中体积很小的活的细菌、真菌、藻类和土壤微动物体内所含的生物总量。它是土壤有机质转化的主导因子,对了解土壤肥力具有重要意义。下图为岷江上游河谷各类植被在土层0-10厘米不同季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分布特点是

A. 春夏季多,秋冬季少    B. 随纬度升高而降低

C. 夏秋季多,冬春季少    D. 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2.影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含量多少的主要因素是

A. 土壤有机质含量    B. 土壤湿度和温度

C. 海拔高度和降水    D. 植被的疏密程度

3.与春季相比,秋季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最高的主要原因是

A. 有大量凋落物进入土壤    B. 秋季微生物繁殖快

C. 气温回升生物生长旺盛    D. 土壤湿度和温度高

 

查看答案

正常情况下,秘鲁沿岸水温由近岸项外海升高,以20℃等温线为冷暖区域的边界,外海是广阔的暖水水域,而近岸则是狭长的冷水水域,冷水区域的等温线通常与沿岸的走向保持一致。下图为秘鲁沿岸表层水温结构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该海域形成冷暖水域的主要因素是

A. 海陆热力差异    B. 海水透明度

C. 洋流性质    D. 太阳辐射

2.每年6-7月图示海域渔场渔获量减产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 东南信风减弱    B. 河流流量减少

C. 秘鲁寒流加强    D. 海水光照减弱

 

查看答案

河口水下三角洲的沉积主要受控于流域和海洋动力的相互作用。其平衡是稳定沉积的基础,一旦流域来水来沙或是河口形势发生变化,两者之间的水动力平衡状态即被打破,水下三角洲一些敏感位置沉积环境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下图为长江口表层沉积物分布图(A、B、C、D)代表不同的沉积分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长江口泥沙扩散沉积的特点是

A. 主要向河口东北方向扩散沉积    B. 在前三角区形成泥质沉积区

C. 泥—砂分界线与海岸线基本平行    D. 沉积扩散的主要动力为洋流

2.图示地区水平衡动力变化最显著的地点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下图为世界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实况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此时勘察加半岛北部的风向是

A. 东南风    B. 东北风

C. 西南风    D. 西北风

2.未来一段时间勘察加半岛南部最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A. 气温下降,风力减弱,天气晴朗    B. 气温下降,风力加强,雨雪交加

C.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有阵雨    D. 气温回升,出现连绵的阴雨天气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铁路经过中心地带时需要防范的主要地质灾害是

A. 泥石流    B. 水土流失

C. 地震    D. 滑坡

2.图中大坝的高度约为

A. 90    B. 120

C. 180    D. 240

3.水库周边主要植被为

A. 常绿阔叶林    B. 常绿硬叶林

C. 针阔混交林    D. 灌木丛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