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区位指数是综合了解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交通、能源、劳力、经济、科技、政府管理等...

区位指数是综合了解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交通、能源、劳力、经济、科技、政府管理等多项自然、社会指标的量化参数。读我国区位指数分布图回答下题。

关于图中区位指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我国区位指数由南部向北部递减

B. 我国东南沿海省份区位指数较高的主要原因是矿产资源丰富

C. 乙地区区位指数小于 10 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环境恶劣

D. 丙地区区位指数较低的主要原因是交通落后

 

C 【解析】乙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地区,以高寒为主,环境条件差,所以区位指数低,C正确。对我国区位指数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我国东部沿海省份区位指数高是因为交通、科技、经济等由具有优势,而资源相对不足;丙地为我国江西省,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形支离破碎,联系不便。另外河湖众多,水土流失较严重,所以区位指数较低。A、B、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该图中的三幅照片拍摄于天津滨海地区,其地理景观均反映了( )

A. 科技发展影响传统文化    B. 地域文化影响建筑风格

C. 自然环境影响人类活动    D. 自然资源影响城市景观

 

查看答案

读黄土高原区域简图及高原上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对黄土高原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应在a、b、c、d四处采取不同措施。与下列治理措施相适应的地点对应正确的是(   )

A. 打坝建库----a    B. 种草放牧---b    C. 平整土地---c    D. 修筑梯田---d

 

查看答案

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下图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大气环流    C. 地形因素    D. 海陆分布

2.在中国东北地区,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的指标是(  )

A. ≥10℃积温    B. 日照时数

C. 太阳辐射量    D. 年降水量

 

查看答案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家电企业将组装工厂向国外转移,下图示意日资家电组装工厂转移目的地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日资家电组装工厂不断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

A. 市场规模    B. 劳动力成本    C. 原材料成本    D. 技术水平

2.20世纪90年代末,越南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投资吸引力已超过中国,但其日资家电组装工厂数量却远少于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  )

A. 市场规模大    B. 技术水平高    C. 劳动力素质高    D. 基础设施水平高

3.在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向越南等国家转移的背景下,中国家电产业的发展战略是(  )

A. 加大政策支持,吸引日资回归    B. 进口越南产品,替代国内生产

C. 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    D. 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

 

查看答案

根据下图中甲、乙、丙的数值,回答下面小题。

1.有关甲、乙、丙三个省级行政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分别位于我国的东、中、西部地区

B. 甲、乙、丙分别位于我国的西、中、东部地区

C. 三个省级行政区中,经济最发达的是甲

D. 三个省级行政区中,经济最发达的是乙

2.乙省区所在的地区,其特点有( )

①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 ②我国粮、棉、油的重要产区

③我国的海洋水产区都分布在这个地区 ④经济国际化程度最高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