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尼罗河有定期泛滥的特点,在苏丹北部通常5月即...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尼罗河有定期泛滥的特点,在苏丹北部通常5月即开始涨水,8月达到最高水位,以后水位逐渐下降。洪水到来时淹没两岸农田;洪水退后,会留下一层厚厚的河泥,形成肥沃的土壤。

材料二:尼罗河流域图        材料三:喀土穆气温和降水气候资料图

材料四: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海洋赤潮在自然生态条件下也有可能发生,但发生频率是很低的。调查发现,海洋赤潮几乎都是出现在人口居住较稠密的沿海水域。在关注尼罗河洪水泛滥的同时,人们发现洪水泛滥时往往地中海有赤潮发生。

(1)指出喀土穆气候资料图中左侧纵坐标和右侧纵坐标及实线曲线和虚线曲线的含义分别是什么,并说明喀土穆气候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原)苏丹容易受到尼罗河洪水灾害影响的自然原因。

(3)为什么尼罗河泛滥时,地中海赤潮多发?

 

(1)气温、降水、降水量年变化曲线、气温变化曲线。 全年高温,降水总量较少,有明显的季节变化,7、8两月较多,其他月份降水很少。 (2)苏丹位于尼罗河中上游地区,尼罗河中上游地区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年降水总量多,)降水季节变化大,容易造成河水泛滥。苏丹南部和东南部位于东非高原和埃塞俄比亚高原的边缘,地势落差大,集水速度快。而苏丹沿尼罗河地区地形相对平坦,排水较慢。青尼罗河和白尼罗河在苏丹交汇,水量大增。所以苏丹更容易受到尼罗河洪水灾害影响。 (3)地中海海域封闭,水流交换不畅。地中海沿岸地区人口众多、城市密集,工业发达,废水排放量大;在尼罗河泛滥时,尼罗河携带大量营养物质进入地中海,促进赤潮生物生长,加剧了污染程度;并且泛滥时为夏季,气温高,藻类繁殖快,所以此时赤潮多发。 【解析】(1)气候指标主要是气温和降水;月平均气温不可能高过60℃,可判断出左侧坐标为气温,右侧坐标为降水;喀土穆是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判断出虚线为气温变化曲线,实线为降水量年变化曲线。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降水总量较少,有明显的季节变化,7、8月降水较多,其他月份降水很少。 (2)易受洪水灾害的自然原因应从降水、地形、水文三个方面来分析;从降水方面分析,苏丹是热带草原气候,年降水量较多,且集中在夏季,易引起河水泛滥;从地形方面分析,苏丹沿尼罗河地区地形相对平坦,水流速度慢;从水文方面来分析,苏丹位于青尼罗河和白尼罗河的交汇处,水量大增,因此苏丹更容易受到尼罗河洪水灾害的影响。 (3)地中海海域相对封闭,水流交换不畅,自净能力差,且沿岸地区人口众多、城市密集,工业发达,生活和工业污水排入量大。尼罗河泛滥时为夏季,气温高,藻类繁殖快,同时尼罗河携带大量营养物质进入地中海,促进藻类生长,加剧了污染程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图文资料,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a示意我国某区域,图b是“塔里木盆地不同季节降水量地区分布示意图”,图c是图a中乌鲁木齐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1)额尔齐斯河最终注入       洋。按河流水最终注入状况,乌伦古河属于     (内或外)流河,指出两条河流水的主要补给来源。

(2)读图a,简述塔里木盆地降水的地区分布特点及原因。

(3)评价图c所示气候对新疆瓜果种植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盐沼是地表过湿或季节性积水、土壤盐渍化并长有盐生植物的地段。玻利维亚的乌尤尼盐沼富含锂、钾、硼、镁等资源。目前该国盐沼资源开发利用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下图是乌尤尼盐沼所在区域示意图。

(1)气候比较干旱是乌尤尼盐沼形成的主要条件之一,分析该区域降水较少的原因。

(2)分析该区域多风对盐沼形成的有利影响。

(3)乌尤尼盐沼的初级产品出口海外交通不便,说明其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铃薯是喜冷凉性作物。右图所示区域中的乌兰察布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被誉为“中国马铃薯之都”,其马铃薯种植历史悠久,已经实现了由过去传统种植向现代化种植的转变。该市总面积5.45万km2,目前总人口约289万,耕地1300万亩。

(1)指出该区域盛产马铃薯的优势气候条件。

(2)分析该区域盛产马铃薯优势气候条件形成的原因。

(3)分析该市成为中国马铃薯之都的社会经济原因。

(4)你是否赞同在该市进一步开垦耕地,扩大马铃薯生产规模?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地地方时12时的太阳周年位置轨迹示意图。若甲、乙两个位置的太阳高度之和为90°,则甲位置太阳高度为(  )

A. 47°    B. 43°    C. 68.5°    D. 21.5°

 

查看答案

读某高空同一等压面等高线变化图。甲、乙、丙三地对应的近地面为甲′、乙′、丙′,甲向丙海拔逐渐降低。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1.最能反映沿MN线剖面的气压分布状况的是

A.     B.     C.     D.

2.此时,对下列两地的比较判断,最正确的是

A. 气温高低:甲=丙    B. 气温高低:甲′>

C. 空气密度大小:甲<    D. 气温日较差大小:甲′>

3.此时乙的风向为

A. 东南风    B. 南风    C. 西北风    D. 北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