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为北半球的环流模式图,读图判断下面小题。 1.图中P、Q、S三点中,水温最高...

下图为北半球的环流模式图,读图判断下面小题。

1.图中P、Q、S三点中,水温最高和盐度最高的分别是为(    )

A. P 和S    B. S和P    C. S和Q    D. 都是P

2.P处海水等温线的凸出方向是(①向高纬度突出 ②向低纬度凸出  ③向北凸出 ④向南凸出)(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若该图表示大西洋,则位于甲处的著名渔场是        (    )

A. 北海道渔场    B. 秘鲁渔场    C. 纽芬兰渔场    D. 北海渔场

 

1.B 2.A 3.C 【解析】 1.世界海洋海水水温自低纬向高纬递减,读图可知,S位于赤道附近,纬度低,水温高。P和Q处均位于副热带海区,而P处有暖流流经,水温较高,蒸发量大,盐度高,故选B。 2.读图,结合上题分析,P处有暖流流经,增温作用显著,等温线向北(高纬)凸出,故选A。 3.图示位于北半球,如果为大西洋,甲处著名的渔场为纽芬兰渔场,故选C。 【点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影响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发生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时,洋流发生改变,对世界上很多地区的气候都有影响,包括对我国. 2.影响海洋生物资源.有寒暖流交汇的海区,海水受到扰动,可以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为浮游生物提供充足的养料,从而为鱼类提供充足的饵料,有利于鱼类大量繁.寒暖流交汇也能够形成水障,使得鱼群集中,往往形成较大的渔场(如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有上升补偿流的地方也能形成大的渔场(如秘鲁渔场). 3.影响海洋航行的速度与安全.顺着洋流航行可以加快速度,节省燃料,节省时间;逆着洋流航行会减慢速度,浪费时间,浪费燃料.寒、暖流的交汇处容易形成海雾,从而不利于海上航行.从北极地区南下的洋流也会携带海冰,威胁海上航行安全(如泰坦尼克号撞冰山事件). 4.影响海洋环境.对于海洋污染来说,既可以使污染物因迅速扩散而加快其稀释和净化的速度,也相应地使污染范围扩大. 5.影响全球的水热平衡.洋流流动的过程中伴随着水分和热量的交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A为厦门鼓浪屿“日光岩”(典型的花岗岩)风化景观,图B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

1.形成“日光岩”风景的岩石属于图B中的

A.     B.     C.     D.

2.图A中“巨石”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是

A. 地壳上升—岩浆侵入—风化堆积    B. 地壳下降—岩浆喷发—风化侵蚀

C. 岩浆喷发—地壳下降—风化堆积    D. 岩浆侵入—地壳上升—风化侵蚀

 

查看答案

甲地(位置见下图)气温年较差较小,5~8月降水稀少。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甲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 海拔较高    B. 纬度较低    C. 距海较远    D. 植被较好

2.甲地5~8月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A. 处在盛行西风背风坡    B. 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C. 受干燥的东北信风影响    D. 受高纬干冷气流影响

 

查看答案

某旅游团7月初来到地中海的西西里岛,导游温馨提示:①早晚天气较凉,备好外套;②气候干燥,多补充水分;③去海边沙滩烫脚,备好沙滩鞋;④游泳一定带好防晒用品。上述提示与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 ①——大气削弱和保温作用均弱,气温日较差小

B. ②——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上升,天气晴朗干燥

C. ③——白天大气反射作用弱,沙滩吸热快

D. ④——正午太阳直射该岛,太阳辐射强

 

查看答案

一艘轮船于当地时间2011年1月8日15时10分(区时)航行在图示海区内。读图回答各题

1.该船5分钟后通过了国际日期变更线,下列日期和区时在图示范围内不可能的是

A. 9日14时15分    B. 9日15时15分    C. 8日15时15分    D. 7日16时15分

2.东11区与东12区的分界线是

A. 172.5°E    B. 170°E    C. 165°E    D. 172.5°W

3.①、②、③、④四地,一年中没有太阳直射,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左偏,自转线速度最小,则该地位于

A.     B.     C.     D.

 

查看答案

由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南半球各地(     

A. 东侧的铁轨比西侧的容易磨损    B. 从高纬吹到低纬的风容易偏转成东南风

C. 远程导弹发射时应瞄准靶心稍左处    D. 亚马孙河南岸比北岸侵蚀严重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