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我国东部四个省(市)2008年三大产业构成及GDP值表”,回答下列问题。 省...

读“我国东部四个省(市)2008年三大产业构成及GDP值表”,回答下列问题。

省区

三大产业构成(%)   

GDP(亿元)

产业①

产业②

产业③

北京

30

68

2

8 879

a

56

32

12

7 081

b

50

45

5

17 633

c

25

45

30

1 121

 

 

1.内蒙古的畜牧业、畜产品加工和畜产品销售属于的产业分别是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③①②    D. ②③①

2.a、b、c代表的省份可能是

A. 海南、浙江、黑龙江    B. 黑龙江、浙江、海南

C. 浙江、四川、黑龙江    D. 黑龙江、四川、浙江

 

1.C 2.B 【解析】 1.北京是三大产业的构成中,产业②比重最大为第三产业,产业①为第二产业,产业③为第一产业,则可知内蒙古的畜牧业是产业③农业,畜产品加工业属于产业①工业,畜产品销售属于属于产业②第三产业。 2.A省产业②即第二产业最大,为黑龙江省,b省第二、三产业接近,第一产业比重很低,为浙江省,c省份的第二产业农业比重最低,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低,是以旅游业发展迅速的海南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北纬30˚ 附近三个三角洲的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图中三角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三条河流的汛期在季节上不一致    B. 三地的气候特点相似

C. 三地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D. 三地的植被类型相同

2.关于以上三角洲人文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三地都有水稻种植业的分布    B. 灌溉水源是三地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 三河两岸都曾是世界古文明发源地    D. 三地都是本国高新技术产业发达地区

 

查看答案

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东、中、西地带性差异是一系列自然原因、社会原因和经济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东部地带经济发展水平高、速度快的原因有                 

①主要位于东部季风区内,气候湿润、雨热同期,农业发展条件优越 

②改革开放首先从沿海起步,具有区位和政策优势 

③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地域辽阔,承东启西 

④历史上形成的社会经济基础雄厚,人们的思想观念比较开放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 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 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D. 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2.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3.A、B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①多山的地形 ②干旱的气候 ③对外联系不便 ④生产方式落后 ⑤水资源短缺

A. ①②③    B. ②③⑤    C. ①③④    D. ②④⑤

 

查看答案

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四大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最大的是

A. a    B. b    C. c    D. d

2.制约四大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A. a——洪涝灾害

B. b——热量条件

C. c——土壤肥力

D. d——灌溉水源

3.c区从东往西,植被依次为

A. 草原—森林—荒漠草原—荒漠

B. 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C. 森林草原—荒漠—绿洲—草原

D. 森林—森林草原—草原—森林

 

查看答案

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列地区与种植农作物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A. 洞庭湖平原——春小麦、油菜、水稻

B. 四川盆地——甘蔗、水稻、甜菜

C. 松嫩平原——春小麦、大豆、甜菜

D. 山东半岛——水稻、花生、橡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