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黄赤交角是产生四季的原因。黄赤交角并非固定不变,现在约为23°26′,最大时可达...

黄赤交角是产生四季的原因。黄赤交角并非固定不变,现在约为23°26′,最大时可达24.24°,最小时为22.1°,变动周期约4万年。读黄赤交角变动时回归线和极圈的变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小题

1-92.tif1-91.tif

1.黄赤交角为24.24°时

A.热带的范围比现在小

B.温带的范围比现在小

C.寒带的范围比现在小

D.极昼和极夜出现的范围比现在小

2.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

移动周期约4万年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最小纬度为22.1°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B2.C 【解析】1.黄赤交角是24.24°时,意味着黄赤交角变大,那么热带和寒带范围扩大,温带范围缩小,极昼极夜范围扩大。 2.太阳直射点随地球公转的变化,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3月21日—6月22日—9月23日直射北半球;9月23日—12月22日—3月21日直射南半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同学对居住地每天的日出时间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持续观测与记录,绘成下图。读图完成下列各小题

1.a—b期间,该地的昼夜长短及其变化趋势是

A.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

B.昼长夜短,且昼渐短夜渐长

C.昼短夜长,且昼渐长夜渐短

D.昼短夜长,且昼渐短夜渐长

2.该地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约为

A.1小时40分钟

B.2小时20分钟

C.3小时20分钟

D.4小时40分钟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某地春分日时正午太阳与头顶夹角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小题

1.该地此日正午太阳高度是

A.28°

B.62°C.90°

D.

2.该地所在地理纬度是

A.18°N

B.28°NC.32°N

D.52°N

3.次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将

A.变大

B.变小C.不变

D.不确定

 

查看答案

下图是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造成平直河道两岸冲刷与堆积(阴影部分为堆积物)的情况,其中表示正确的是

 

查看答案

下图中D地此时是2016年12月21日的正午时刻,此时一艘轮船从A地出发,航行6天后到达B地,然后又继续航行10天,到达目的地C地(32°N)。图完成下列各小题

1.轮船出发时,与A地处在同一天的日期范围约占全球的比例

A.等于1/2

B.大于1/2C.小于1/2

D.全球同在一天

2.轮船到达C地时,该地的时间为

A.2017年1月6日16时

B.2017年1月5日8时

C.2017年1月5日16时

D.2017年1月6日8时

 

查看答案

如果用a表示晨线,b表示昏线,下列各图表示正确的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