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参,有 “百草之王”的称号,也因“人参旁边有蛇守...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参,有 “百草之王”的称号,也因“人参旁边有蛇守护”等传说,而使野生人参充满神秘的色彩。野生人参,多生长在四季分明的区域中,通常3年才开花,5—6年结果,花期5—6月,果期6—9月,成熟的果实饱满通红。其对生长环境要求高,喜阴凉湿润,忌强光直射和高温;喜肥沃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土层,多长在海拔500-1100米的山地缓坡或斜坡地的针阔叶混交林下或杂木林中。每年7月,挖参人三五结队进入深山老林,找寻野山参,可近些年来,却是收获甚微。目前市场上的人参,多为园参或林下参。其中,抚远县为我国人参的主要种植地。下图(左)长白山山麓附近抚远县的地理位置,下图(右)为人参种植园的景观图。

(1)传说“人参旁边有蛇守护”具有一定的现实性,请解释该现象。

(2)分析挖参人选择7月结对进山林的原因。

(3)结合材料分析,抚远县成为我国主要的人参种植地的自然条件。

(4)目前人参的产地比较多,包括中国东北的人参、朝鲜半岛的高丽参、美国加拿大的西洋参。

其中,吉林省所产人参的数量就占世界人参总产量的70%,但贸易额却不足韩国高丽参的1/10,更是远远不及西洋参,同样的品种进口参价格要高于国产参价格的10倍以上。

请提出促进吉林省人参产业的合理性建议。

 

(1)人参生长区域内植被茂盛,野生生物种类多;7月人参果实饱满通红,容易吸引鸟类、鼠类等动物采食;且此时气温较高,蛇类活动频繁,为主要的进食时间,所以,蛇常守候在人参旁等候捕食 (2)7月为人参的果期,果实通红易于辨认。野生人参多长在密林中,结对进入山林便于相互照应 (3)抚远县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适宜;长白山一带,植被茂盛,土壤中腐殖质层深厚;地处长白山山麓,利于排水 (4)加大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改善人参的生长环境;延长林下参的生长年限;提高科技,改善加工工艺水平;延长产业链,生产加工多种人参制品(食品类,化妆品类等),提高附加值;加强品牌的宣传,提高市场知名度 【解析】(1)主要根据材料中所描述的人参生长的环境分析。人参生长区域内植被茂盛,野生生物种类多;7月人参果实饱满通红,容易吸引鸟类、鼠类等动物采食;且此时气温较高,蛇类活动频繁,为主要的进食时间,所以,蛇常守候在人参旁等候捕食 (2)选择在果期易于辨认。7月为人参的果期,果实通红易于辨认。从安全角度分析野生人参多长在密林中,结对进入山林便于相互照应。 (3)主要从气候条件,植被条件,土壤条件等方面等进行分析回答。抚远县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适宜;长白山一带,植被茂盛,土壤中腐殖质层深厚;地处长白山山麓,利于排水 。 (4)主要从提高人参的产量和质量,加大加工,改善加工工艺水平;延长产业链,加强品牌的宣传,提高市场知名度等方面提出促进吉林省人参产业的合理性建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科科斯群岛为印度洋东部的澳大利亚海外领地,由27个珊瑚岛礁组成,呈环状分布,面积共14.2平方公里。群岛上地势较低平,植被主要是椰子树。下图(左)为科科斯群岛的位置示意图,下图(右)为科科斯群岛的航拍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科科斯群岛上的自然景观属于

A. 热带荒漠    B. 热带草原    C. 热带雨林    D.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2.下列对珊瑚礁呈环状分布的合理解释有

①与海底火山的水平运动有关②珊瑚礁外围的水流循环较佳,面向海流的区域珊瑚生长茂盛,珊瑚礁增长较快③背对海流的区域珊瑚生长较差,珊瑚礁形成较缓慢④岛屿陆地缓慢下沉,在外缘的珊瑚礁和陆地之间逐渐形成泻湖⑤环礁主要受制于潮汐的外围侵蚀作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④⑤

 

查看答案

据统计,中国2015年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22亿,占总人口的16.15%。随着老龄化问题加剧,省份之间、城乡之间的人口结构失衡也在加重。下图为全国各省市区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比重变化(2000-2010年)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导致全国各省区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比重变化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 人口流动    B. 经济水平    C. 医疗水平    D. 人口自然增长率

2.据图中信息推断,目前贵州乡村地区常住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图形可能呈

A. “小蛮腰”形    B. “纺锤”形    C. “三角”形    D. “倒三角”形

3.图中显示,东北地区人口正面临危机。据统计,从2006年到2015年,东北地区人口年均增

率仅为0.21%,不足全国同期水平的一半,人口增长基本趋于停滞。解决东北地区的人口危机的根本措施是

A. 提高城市化水平    B. 改善居住环境

C. 优化产业结构    D. 全面鼓励生育

 

查看答案

位于亚洲中部的吉尔吉斯斯坦东北部的天山山脉北麓的伊塞克湖(下图)属于内陆咸水湖,湖面平均海拔约1608米,面积6300多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78m,是世界最深的高山大湖,湖水清澈澄碧,终年不冻。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伊塞克湖是世界最深高山湖泊,其形成原因是

A. 火山口湖    B. 泥沙堆积    C. 构造陷落湖    D. 冰川侵蚀

2.若将该图转绘成等高线地形图,推测甲、乙、丙、丁四处等高线分布最密集的可能是

A.     B.     C.     D.

3.伊塞克湖冬季不结冰的原因包括

A. 湖泊北部山脉阻挡了冷空气的侵入    B. 湖水盐度较高,湖水不易结冰

C. 湖泊水位深,水量大    D. 地球内能释放,使湖水增温

 

查看答案

年均积温2500℃—3000℃,无霜期120—160天,生长期内日照时间13—16小时/天,灌浆期满足日间均温在23℃至25℃之间,且昼夜温差超过13℃,加上深厚肥沃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超过3﹪),才能产出优质寒地粳米。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材料分析,中国优质粳米产于下列哪个省

A. 吉林省    B. 山东省    C. 浙江省    D. 海南省

2.优质粳稻只能生长在某个狭窄的纬度范围内,纬度稍高或者稍低都产不出优质粳米。可见优

质粳稻对下列哪个因素要求比较苛刻

A. 温度    B. 日照    C. 土壤    D. 降水

3.年年产出优质粳米的同一块土地,因农民没有抽河流水灌溉,改引山泉自流灌溉,结果出现

灌浆不充分而产出劣质粳稻,其可能的原因是

A. 山泉水温偏高,缩短了粳稻的生长期

B. 山泉水温偏低,缩短了粳稻的生长期

C. 山泉水温偏高,延长了粳稻的生长期

D. 山泉水温偏低,延长了粳稻的生长期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某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这是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意义。

(1)图中①代表的山脉是      ,它是我国        分界线;此线南北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2)②代表大型资源调配工程,名称是       工程,它的作用是        

(3)③地地貌类型以        地貌为主,流水作用形式是以      为主。

(4)④地冬季主要盛行      风,气候特点是            

(5)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一部分,雄安新区建设是一个千年大计。分析建设雄安新区有利的区位条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