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双高”甘蔗(指产量高、含糖量高),喜欢生长在热量充足、雨热条件搭配好的地方。一...

“双高”甘蔗(指产量高、含糖量高),喜欢生长在热量充足、雨热条件搭配好的地方。一般1月份种植,种植时需要覆盖地膜,气温回升达20℃以上时揭膜。下图为广西某双高甘蔗产区气候统计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双高”甘蔗揭膜的时间是

A. 2月    B. 4月    C. 6月    D. 11月

2.“双高”甘蔗覆盖地膜的主要作用是

A. 防风、防冻    B. 防沙、防虫    C. 保温、保肥    D. 保土、保苗

 

1.B 2.C 【解析】 1.“双高”甘蔗(指产量高、含糖量高),喜欢生长在热量充足、雨热条件搭配好的地方。一般1月份种植时,恰是我国气温最低的时期,此季节易受北方冷空气南下影响,所以种植时需要覆盖地膜,以保温;同时保水、保肥。图示3-4月间气温可达20以上,此时可揭膜。选B正确。 2.覆盖地膜可以增加土壤的温度,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同时可以减少外力对表土的侵蚀,从而达到保持土壤肥力的效果,故C项正确;地膜无法起到防风、防虫、保苗的作用,故A、B、D项错误。 点睛:甘蔗覆盖地膜的作用: (1)提高土壤温度。地膜覆盖后,因为晴天太阳直接射入薄膜内,增加膜内的地温和气温,使膜内温度逐渐上升,形成了一个土壤与薄膜之间的小循环系统,地温可比露地。 (2)保湿、保墒。地膜覆盖后,白天阳光照射温度高,夜晚地膜内外温差大,膜内布满水珠,由于地膜的阻隔,隔住了土壤与空气的热交换,土壤水分不易蒸发,起到保墒作用。地膜全覆盖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使水分长时间在土壤中保存。 (3)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土壤中速效养分增多。地膜覆盖后,由于协调了土壤中温度、水分、空气三者的关系,使土壤松软性能较长时间保持,有利于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加速了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增加了土壤肥力,满足了甘蔗对养分的需求。盖膜后,可以减少肥料挥发或因雨水淋溶和冲刷而使土壤中肥料流失。同时,保持了耕作层的疏松状态,土壤透气性良好。 (4)提高蔗种出芽率,促进蔗苗早生快长盖膜后温度增加,加强种茎内转化酶的活性,促进养分转化,促使种芽尽快萌发,提高发芽率,加之土壤养分、水分充足,蔗苗生长迅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三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完成下列各题。

1.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A. 商品谷物农业    B. 混合农业    C. 水稻种植业    D. 种植园农业

2.影响地农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劳动力    B. 生产机械化水平    C. 市场    D. 科技水平

 

查看答案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下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模式与传统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优点包括

补充地下水 减少土壤侵蚀 增加下渗量 解决城市洪灾 解决城市缺水问题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④⑤

2.为降低城市暴雨带来的损失,城市施工建设应采用的措施是

扩大绿地面积 完善蓄水、排水系统增强预报、预警改进路面材料透水性提高个人防范意识

A. ①④⑤    B. ①②④    C. ③④⑤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大城市离心力示意图”和该城市“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乙、丙所示内容排列正确的是

A. 甲--交通拥挤 乙--地价地涨 丙--部分产业迁出

B. 甲--部分产业迁出 乙--交通拥挤 丙--地价上涨

C. 甲--地价上涨 乙--交通拥挤 丙--地价上涨

D. 甲--地价上涨 乙--部分产业迁出 丙--交通拥挤

2.左上图所示丙现象最可能出现在右上图的哪个阶段

A. ①-②阶段    B. ③-④阶段    C. ④-⑤阶段    D. ⑤-⑥阶段

 

查看答案

下图为浙江某沿海港口城市规划示意图。该城市各组团分工明确,其中城市“绿心”由山体和水域组成,以保护为主,禁止大规模开发。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该城市规划中,限制了城市各组团的

A. 服务范围    B. 服务种类    C. 服务人口    D. 服务等级

2.城市“绿心”的设置,反映出我国城市发展的趋势是

A. 发展中心城市,增强辐射带动功能    B. 运用信息手段,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

C. 发展区域经济,引导农业人口城市化    D. 强调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人居环境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地区城市规划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城镇规划来看,该地区的地形最有可能是

A. 山区    B. 平原    C. 高原    D. 丘陵

2.图中信息显示,城市的服务功能

A. 沿干道较强    B. 沿铁路线较强    C. 沿环路较强    D. 区域内一样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