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德雷克海峡内的海冰进退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大影响,冰进(海冰较常年...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德雷克海峡内的海冰进退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大影响,冰进(海冰较常年增多)会导致德雷克海峡水流通量减少,海峡西侧水位增高,北上水流增加。冰退则相反。下图示意南太平洋附近海域洋流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多年统计资料表明,南极大陆附近海域的海冰面积在9月达到最大,2月最小,据此可推断

A. 海水结冰速度9月最快,2月最慢    B. 海水融冰速度9月最快,2月最慢    C. 海水结冰速度总体上比融冰速度快    D. 海水结冰速度总体上比融冰速度慢

2.德雷克海峡发生冰进时短期内将导致图中区域A. 赤道附近海域东西温差增大    B. 赤道向南极输送的热量减少    C. 澳大利亚东岸地区降水减少    D. 南美大陆西岸地区增加

 

1.D 2.A 【解析】 1.海冰面积大小是一个逐渐累积的过程,南极大陆附近海域的海冰面积在9月达到最大,2月最小,说明海冰面积累积,在9月份面积达到最大值,2月份为南半球夏季,融化的面积最大,留下来的海冰面积达到最小值,AB错。9月份海冰面积最大,到2月份海冰面积最小,为融冰期,耗时约5个月,而结冰期为2-9月,时长约7个月,所以结冰速度慢于融冰速度,C错、D对。故选D。 2.德雷克海峡发生冰进,会导致德雷克海峡水流通量减少,海峡西侧水位增高,北上水流增加,则秘鲁寒流势力增强,导致赤道附近海域东西温差增大,A对。赤道与南极地区的热量交换更加紧密,B错。东澳大利亚寒流增强,沿岸地区降水增多,C错。南美洲大陆西岸地区降水量减少,D错。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从秦岭第二高峰鳌山(海拔3475米)沿山脊徒步至第一高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的户外徒步线路——鳌太线,以山水形胜而出名。但其积雪多、难度大、危险性高对户外爱好者提出挑战,尤其以称为“石海” 一段的路段最难,基本上是在碎石上攀爬。 下图示意“石海”景观与秦岭太白山北坡植被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从安全角度考虑,一年中最适合在鳌太线上徒步旅行的时期是(   )

A. 1、2月    B. 4、5月    C. 7、8月    D. 10、11月

2.推测“石海”出现的位置在(   )

A. 落叶阔叶林之下    B. 落叶阔叶林与针阔混交林之间

C. 针阔混交林与高山灌丛草甸之间    D. 高山灌丛草甸之上

3.与“石海”形成过程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   )

A. 气温的日变化    B. 气温的季节变化

C. 降水的日变化    D. 降水的季节变化

 

查看答案

下图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全局趋势三维透视图,该图揭示中国县域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的总体格局及特定方向的变化趋势。人口老龄化系数与人口老龄化程度正相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2000~201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空间分布变化的趋势是

A. 整体升高,东西差异扩大    B. 西北升高,东部降幅小

C. 西北升高,东西差异缩小    D. 整体升高,东部升幅小

2.2000~2010年,东北地区老龄化程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人口迁入    B. 放开二胎    C. 出生率持续较低    D. 城市化水平提高

3.该时期南部沿海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降低会

A. 增加青壮年的社会负担    B. 使劳动力成本增幅降低

C. 促进社会养老体系完善    D. 制约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查看答案

相对于修筑堤防、改迁河道等耗资巨大的主动防洪工程,在人力、资金相对不足的古代,珠江三角洲西部高要地区有30多个村落利用当地有利的自然条件进行被动防洪,形成独特有趣的八卦形态。图甲示意高要地区八卦村落分布区,图乙(遥感图片)示意某“八卦村”的道路和排水系统。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与西江北岸相比,南岸的村落多呈八卦形态主要是因为这里

A. 水源丰富    B. 水灾多发    C. 水运便利    D. 耕地充足

2.根据“八卦村”排水系统的形态可以推断

A. 池塘位于村中心方便蓄水    B. 道路都与排水系统并行方便出行

C. 村落选址在近似圆形的小山岗上    D. 村落选址在近似圆形的小盆地里

3.近20年来,高要地区许多“八卦村”的形态逐渐瓦解,可能是由于该地区

A. 年降水量减少    B. 台风登陆减少

C. 防灾意识增强    D. 堤防趋于完备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吉尔吉斯坦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国家,境内河湖广布,其中伊塞克湖是世界上第二大高山深水湖泊,湖水终年不冻,有“热湖”之称,湖泊东岸积雪时间长。

(1)简述吉尔吉斯坦的地理位置。

(2)简述吉尔吉斯坦的地形地势特征。

(3)简析伊塞克湖东岸积雪量大且时间长的自然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铃薯喜冷凉、低温。其地下薯块形成和生长需要疏松透气、凉爽湿润的土壤环境。块茎生长适温为16~18℃,温度高于25℃,块茎停止生长。茎叶生长适温15~25℃,超过39℃停止生长。的的喀喀湖区是世界上最早栽培马铃薯的地方。

的的喀喀湖位于秘鲁和玻利维亚两国交界处的安第斯山脉,是南美洲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湖面周期性涨落明显。湖区流域是南美洲印第安人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人口密度小,湖泊周围的耕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耕地,居民种植的作物除马铃薯外,其余基本种植从事动物饲养的饲料。湖区气候凉爽,年降水量约600~700mm,干湿季节极其分明,养育了该区域丰富的高山草场,为地方政府借鉴青藏高原发展放牧业提供了条件。下图为的的喀喀湖的位置和范围。

(1)说明湖水周期性涨落的规律并解释原因。

(2)解释的的喀喀湖为淡水湖的原因。

(3)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问题①:说明的的喀喀湖区域引进青藏高原牦牛发展畜牧业不可行的理由。

问题②:推测的的喀喀湖区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对环境产生的危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