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表为“某岛国人口容量数据”,下图为“该国不同人口增长方式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

下表为“某岛国人口容量数据”,下图为“该国不同人口增长方式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表中反映环境承载力的数据是

A. 25万    B. 30万    C. 35万    D. 45万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 居民的膳食结构    B. 当地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消费水平

C. 一个地区的资源状况    D. 以社会的生活习惯与习俗等

3.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国土面积大小是制约一个国家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B. 一定历史阶段,一定范围内的环境人口容量有相对确定性

C. 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的变化不影响环境人口容量

D. 科技发展水平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1.D 2.C 3.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和环境人口容量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资源是首要因素,因为在一定历史阶段,一定范围内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是相对稳定的,所以一定历史阶段,一定范围内的环境人口容量有相对确定性。 1.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够最多容纳的人口数,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某岛国最多能养活的人口数是45万。所以表中反映环境承载力的数据是45万。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资源,C正确;居民的膳食结构,当地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消费水平,社会的生活习惯与习俗等对环境人口容量有影响,但不是首要因素。 3.资源是制约一个国家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AD错;影响环境人口容量因素在一定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所以 一定历史阶段,一定范围内的环境人口容量有相对确定性,B正确; 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影响环境人口容量,与生活消费水平呈负相关,C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关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主要原因或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从已开发国家流向未开发国家    B. 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C. 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工人增加    D. 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查看答案

影响“闯关东”和“雁南飞”的主要人口迁移因素是

A. 经济因素    B. 政治因素

C. 自然因素    D. 宗教因素

 

查看答案

左图、右图分别是“某市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金字塔示意图”,该市的平均期望寿命已提高到78岁。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左图反映的该城市人口增长模式是

A. “低—低—低”模式    B. “高—低—高”模式

C. “高—高—高”模式    D. “高—高—低”模式

2.与流动人口相比,户籍人口

A. 劳动力数量较少    B. 性别构成较合理

C. 劳动力比重较大    D. 年龄构成较轻

 

查看答案

我国西北地区海拔高,地势高低起伏,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植被大部分为荒漠,是目前我国沙尘暴的发源地。西北地区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30%,但人口只占全国的4%,同时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分析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有关西北地区环境承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西北地区面积广大,矿产资源丰富,环境承载力应该很大

B. 西北地区地势起伏,交通不便利,因此它成为环境承载力小的关键因素

C. 西北地区降水稀少,使得气候干燥,植被为荒漠,因此,它成为环境承载力小的关键因素

D. 西北地区经济落后,社会发展落后,它是环境承载力大小的最关键因素

2.有关西北地区合理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原因只在于自然条件恶劣

B. 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原因在于自然条件因素,也有社会经济因素

C. 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原因只于经济发展落后

D. 西北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都不好,因此它的合理人口容量会永远很小

3.目前,有部分城市在城郊建设人工生态林,此举的意义在于(    )

①减少风沙对城市的侵袭         ②避免郊区工厂的污染物带入城市 

③避免城市的污染物带到郊区     ④避免城市出现“热岛效应”

A. ③④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近年来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影响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主要因素是

A. 生态环境因素    B. 经济因素    C. 政治因素    D. 社会文化因素

2.大量外来人口对“阳光花城”兴起的社会经济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缓解劳动力不足   ②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③促进生态环境改善

④优化当地人口结构   ⑤促进多元文化交流   ⑥带动当地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A. ②③⑥    B. ②⑤⑥    C. ①③⑤    D. ①④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