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为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循环经济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

为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循环经济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读“我国某地循环经济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对图中循环经济的理解,错误的是

A. 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

B. 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实现废弃物零排放,使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C.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既能促进经济发展,又能降低环境污染

D. 在农业中推行循环经济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并增加就业机会

2.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

①提高经济效益  ②加快城镇发展  ③提供清洁能源  ④促进地区农业专业化生产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1.B 2.C 【解析】 1.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发展循环经济不可以实现废弃物零排放,使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既能促进经济发展,又能降低环境污染,在农业中推行循环经济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并增加就业机会。 2.循环农业就是运用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物质多层次利用技术,实现较少废弃物的生产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农业生产方式,图示循环农业不仅提高了经济效益,还提供了清洁的沼气能源,促进了新农村建设,不是新城镇建设。 【点睛】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即物质循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需要。科研人员对某生态脆弱区的农业土地利用拟定了三种方案(表l、表2)。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与生态效益出现此消彼长的是

①短期经济效益          ②长期经济效益   

③森林和草地的覆盖率    ④农耕地的比重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通过实验方案的对比,在该生态脆弱区

A. 侵蚀量大的方案短期效益好    B. 经济效益在短期和长期表现一致

C. 果园比农耕地的环境效益差    D. 果园比林地的环境效益优

3.对该区域的调整方案,说法正确的是

A. I方案径流量比较大,是因为该地降水量大,多暴雨

B. Ⅱ方案最有利于该地的可持续发展

C. III方案最有利于该地的产业链延伸

D. 三种方案的草地比重都比较大,说明该地降水少,属于绿洲农业

 

查看答案

一般在海河交汇处,当淡水与海水相遇时,淡水会自然地向海水渗透并产生渗透压,这种能量被称为“盐差能”。“水压塔渗压系统”(乙图所示)为“盐差能”开发的实验方案之一。荷兰阿夫鲁戴克大坝(见甲图)中段的首家“盐差能”实验电厂已于2014年11月底发电。半透膜是盐差能的核心部件之一,由于渗透压力的作用淡水从半透膜向水压塔内渗透,使水压塔内水位升高。当水位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便从塔顶的水槽溢出,冲击水轮机旋转,带动发电机组发电。读图回答下列两题

1.荷兰“盐差能”蕴藏量丰富,主要原因是

A. 沿岸洋流的增温增湿    B. 地势低洼

C. 海岸线平直    D. 河流多且流量稳定

2.与荷兰的风力发电相比,“盐差能”发电的优势在于

A. 受天气影响小    B. 占地面积大    C. 造价低    D. 清洁可再生

 

查看答案

在黄土高原的缓坡修筑梯田是该区域综合治理的一项措施。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梯田田埂的水平延伸方向一般与(  )

A. 坡面倾斜方向一致    B. 等高线基本平行

C. 山谷走向基本一致    D. 山脊走向基本平行

2.梯田的修筑,显著地改变了山坡的(  )

A. 形态    B. 土壤类型    C. 坡向    D. 物质组成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在日本冲绳以南20~100英尺深的海底竟然存在着像谜一般的远古建筑体,科学家将它称为“失落的文明”,一些持怀疑态度的研究员却猜测这种大型、有序排列的建筑很可能源于自然形成。

1.如果这些远古建筑属于“失落的文明”,则按环境的属性分属于(  )

A. 自然环境    B. 社会环境    C. 聚落环境    D. 古代环境

2.如果这些大型、有序排列的建筑源于自然形成,按环境的空间尺度分,属于(  )

A. 水环境    B. 地质环境    C. 聚落环境    D. 古代环境

 

查看答案

《2002年地球生态报告》显示,所有的自然资源会在2075年之前耗尽。这份报告除评估全球生态系统现状外,还根据每个国家人口数量和各国自给自足能力的平衡关系,计算各国的“生态脚印”大小,换言之,也就是指各国消耗资源时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冲击程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是在地球上留下最大“生态脚印”的国家。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这段材料说明了“地球资源”的特点是(  )

A. 极易被破坏    B. 利用潜力大    C. 数量是有限的    D. 再生能力差

2.“生态脚印”说明(  )

A. 发展经济不可避免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B. 人们对环境规律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C. 对自然资源利用的范围不能继续扩大和加深

D. 环境容量是有限的

3.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国“生态脚印”大,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  )

A. 发展速度快    B. 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太小

C. 资源消费量大    D. 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不协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