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亚欧大陆局部地区自然带分布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植物的群落特征可以...

读亚欧大陆局部地区自然带分布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植物的群落特征可以区分出不同的陆地自然带,它们的空间分异主要受       条件和        条件的制约。

(2)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自然带名称:

A                    B               

(3)写出B地区季风形成的原因。

(4)说出a线方向的自然带的更替体现的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及影响的主要因素。

(5)写出B自然带所在地的气候特征

 

(1)热量 水分 (2)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3)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4)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太阳辐射 (5)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解析】整体分析:该题以亚欧大陆局部地区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为材料,考查学生对自然带分布规律,以及自然带和气候类型的之间关系。 (1)不同热量和水分条件形成不同的植被类型,根据植物的群落特征可以区分出不同的陆地自然带,它们的空间分异主要受热量和水分条件的影响。 (2)A位于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受季风影响,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3)B地区位于亚欧大陆东岸,太平洋西岸,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 (4)a线方向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方向,自然带的更替体现的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5)B自然带所在地是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某日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A地受______气压控制,垂直方向上盛行________(上升或下沉)气流,水平方向上气流呈_________(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在其控制下的天气状况是_________。

(2)若甲、乙中有一处是锋面,则锋面为          处,根据两侧冷暖气团运动状况,此处为          锋。

(3)C、D两地中_____地将经历此次锋面过境的全过程,试描述该地未来几天的天气变化过程。

(4)E、F两地中风力较大的是______地,简述其原因。

(5)此季节,东亚地区盛行______风(风向),华北地区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印度半岛盛行_______风(风向)。

 

查看答案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3分)

(1)分析图中甲、丙两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的原因。

(2)写出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名称。

                    ;乙                     ;丙                   

(3)假设在该地区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如果只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考虑,该选择甲地还是丙地?

(4) 在图中②、③ 两处标出箭头,表示水汽运动方向,使它构成一个完整的海陆间循环;并写出序号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①是           ;②是          ;③是        

(5) 以下对水循环重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使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在其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B. 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           

C. 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 

D. 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日地球光照图,读图回答问题。

(1)判断此时北半球的节气,并在图中画出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太阳光线

(2)图中A~E五点中,地方时相同的是________,自转线速度相同的是_________。

(3)写出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4)写出A点的昼长,并分析此后的三个月C点的昼夜长短变化状况。

(5)此时,山东省的气候特点是                      (       )

A.寒冷           B.炎热          C.多雨             D.干燥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海陆过渡地带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海平面上升对该地带的影响有

①加剧农田土壤盐碱化  ②滩涂面积减少  ③淹没部分耕地  ④有利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有

①臭氧层破坏  ②森林被大量砍伐 ③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  ④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山地是

A. 武夷山脉    B. 黄山    C. 泰山    D. 秦岭

2.该山地南、北两侧自然带基带的不同体现了

A. 经度地带性规律    B. 纬度地带性规律

C. 垂直地带性规律    D. 非地带性规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