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3分) (1)分析图中甲、丙两处岩层发生...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3分)

(1)分析图中甲、丙两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的原因。

(2)写出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名称。

                    ;乙                     ;丙                   

(3)假设在该地区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如果只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考虑,该选择甲地还是丙地?

(4) 在图中②、③ 两处标出箭头,表示水汽运动方向,使它构成一个完整的海陆间循环;并写出序号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①是           ;②是          ;③是        

(5) 以下对水循环重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使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在其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B. 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           

C. 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 

D. 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

 

(14分) (1)地壳运动产生的水平挤压力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2分) (2)向斜;断层;背斜 (3分) (3)丙(2分) (4)②←(1分);③↑(1分)①地表径流;②水汽输送;③海水蒸发(3分) (5)AD 【解析】试题分析: (1)甲是向斜,丙是背斜,是由于地壳运动产生的水平挤压力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 (2)甲处是向斜构造,岩层中心新两翼老;乙处是断层,两侧岩层有相对的位移;丙是背斜,岩层中心老两翼新。 (3)隧道应建在背斜构造处,拱形结构,不会破坏背斜构造,选丙正确。 (4)图示水循环,②水汽输送,由海洋吹向陆地;③海水蒸发,受太阳辐射影响;①地表径流由陆地流向海洋。 (5)水循环发生在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使各个圈层相互联系,在其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A正确;水循环活跃的地区,降水量较多,B错;海洋蒸发被带到陆地上空形成降水,汇成径流流向大海,C错;水循环使陆地上的水资源不断更新,D正确。选AD正确。 【考点定位】考查地质构造及水循环。 【方法总结】 一、背斜向斜如何区分 一般的原始地貌是“背斜成山,向斜成谷。”但地貌形态往往“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因为向斜地质坚 硬,不易侵蚀,而背斜则岩性脆弱,易被侵蚀。 当岩层弯曲方向相反时,要用以下方法判断: 向斜:指的是岩层向下弯曲,主要的判断方法是内新外老,在一水平面上,中间是新岩层,而两边是老岩层。 背斜:指的是岩层向上弯曲,主要的判断方法是内老外新,在一水平面上,中间是老岩层,而两边是新岩层。 根据地层的相互关系来确定向斜和背斜的方法: 中新侧老 中老侧新。 背斜常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背斜处适合建隧道。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向斜处适合建水库。 二、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地理环境中通过各个环节循环运动的过程。水循环按其发生的空间范围不同,可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 水循环的主要环节主要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①联系四大圈层、促进水体更新;②促进物质迁移和能量传输;③流水作用改造着地表形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某日地球光照图,读图回答问题。

(1)判断此时北半球的节气,并在图中画出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太阳光线

(2)图中A~E五点中,地方时相同的是________,自转线速度相同的是_________。

(3)写出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4)写出A点的昼长,并分析此后的三个月C点的昼夜长短变化状况。

(5)此时,山东省的气候特点是                      (       )

A.寒冷           B.炎热          C.多雨             D.干燥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海陆过渡地带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海平面上升对该地带的影响有

①加剧农田土壤盐碱化  ②滩涂面积减少  ③淹没部分耕地  ④有利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有

①臭氧层破坏  ②森林被大量砍伐 ③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  ④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山地是

A. 武夷山脉    B. 黄山    C. 泰山    D. 秦岭

2.该山地南、北两侧自然带基带的不同体现了

A. 经度地带性规律    B. 纬度地带性规律

C. 垂直地带性规律    D. 非地带性规律

 

查看答案

自然资源是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且按照其性质的不同,可分为不可再生资源和再生资源两类。读后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地热能与读右图中序号相符的是

A.     B.     C.     D.

2.下列地理概念,反映包含关系的是

A. 自然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    B. 土地—平原—耕地

C. 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土地资源    D. 自然资源—生物资源—林地

 

查看答案

读“太平洋的洋流分布略”,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有关洋流的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世界海洋分别以赤道和副极地为中心形成的大洋环流

B. 在副热带地区大洋的东岸,有寒流经过

C. 南半球高纬度地区洋流分布无规律

D. 大陆的东岸均有寒暖流交汇,形成渔场

2.关于A、B两地附近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同为沿海地区,两地的降水一样多    B. B附近地势较高,常常有地形雨形成

C. 厄尔尼诺现象源自B海区    D. B地没有寒暖流交汇,难以形成渔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