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为某日地球光照图,读图回答问题。 (1)判断此时北半球的节气,并在图中画出太...

下图为某日地球光照图,读图回答问题。

(1)判断此时北半球的节气,并在图中画出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太阳光线

(2)图中A~E五点中,地方时相同的是________,自转线速度相同的是_________。

(3)写出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4)写出A点的昼长,并分析此后的三个月C点的昼夜长短变化状况。

(5)此时,山东省的气候特点是                      (       )

A.寒冷           B.炎热          C.多雨             D.干燥

 

(1)夏至 略 (2)CE AE (3)90° 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降低。 (4)12小时 昼长夜短,白昼逐渐变短。 (5)B 【解析】(1)根据图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可以判断此时北半球的节气为夏至,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太阳光线经过北回归线,其延长线过地球球心。 (2)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图中A~E五点中,CE经度相同,因而地方时相同,纬度相同则自转线速度相同,AE都是位于赤道上,所以的自转线速度相同。 (3)该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B点北回归线上,因而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降低。 (4)A点位于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昼长为12小时,此后的三个月后为秋分日,太阳,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向南移动到赤道,C点昼长夜短,白昼逐渐变短。 (5)此时为夏至日6月22题,山东省的气候是炎热。 【点睛】根据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可以判断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为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海陆过渡地带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海平面上升对该地带的影响有

①加剧农田土壤盐碱化  ②滩涂面积减少  ③淹没部分耕地  ④有利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有

①臭氧层破坏  ②森林被大量砍伐 ③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  ④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山地是

A. 武夷山脉    B. 黄山    C. 泰山    D. 秦岭

2.该山地南、北两侧自然带基带的不同体现了

A. 经度地带性规律    B. 纬度地带性规律

C. 垂直地带性规律    D. 非地带性规律

 

查看答案

自然资源是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且按照其性质的不同,可分为不可再生资源和再生资源两类。读后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地热能与读右图中序号相符的是

A.     B.     C.     D.

2.下列地理概念,反映包含关系的是

A. 自然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    B. 土地—平原—耕地

C. 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土地资源    D. 自然资源—生物资源—林地

 

查看答案

读“太平洋的洋流分布略”,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有关洋流的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世界海洋分别以赤道和副极地为中心形成的大洋环流

B. 在副热带地区大洋的东岸,有寒流经过

C. 南半球高纬度地区洋流分布无规律

D. 大陆的东岸均有寒暖流交汇,形成渔场

2.关于A、B两地附近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同为沿海地区,两地的降水一样多    B. B附近地势较高,常常有地形雨形成

C. 厄尔尼诺现象源自B海区    D. B地没有寒暖流交汇,难以形成渔场

 

查看答案

读下图,图中 a、b、c、d四点分别处在冷暖锋的不同住置,且两锋面的纬度位置大致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a处在冷锋后冷气团控制下 

②d处在暖锋后冷气团控制下 

③c处在连续性的降水天气 

④b比a气温高气压低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