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世界某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Q地比H地
A. 正午太阳高度大
B. 10月白昼较长
C. 昼夜长短季节变化小
D. 日出时刻较早
2.图中四点,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A. P点 B. Q点 C. L点 D. H点
3.图中北部陆地最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
A. 水稻种植业 B. 棉花种植业 C. 畜牧业 D. 葡萄种植业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古代阿拉伯人把今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所在地区统称为马格里布地区。下列左图为马格里布地区示意图,右图为该地区瓦德市的气候资料统计图,下列表格为左图中①②两城市各月平均日照时数表(单位:小时)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① | 5.8 | 6.5 | 7.5 | 8.5 | 9.4 | 9.6 | 10.2 | 9.9 | 8.7 | 7.6 | 6.3 | 5.8 |
② | 8.1 | 8.7 | 9.6 | 10.5 | 10.7 | 11.2 | 10.2 | 9.5 | 8.9 | 8.8 | 8.1 | 8.0 |
(1)简述左图中断层南、北两侧的主要地形类型,并分析该断层的成因。
(2)比较左图中①②两城市冬季日照时数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3)瓦德地区种植了大量的椰枣树,请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分析椰枣树的生长习性。
读下列“甲、乙两国轮廓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甲国西北部沿海和东南部沿海的气候差异,并分析原因。
(2)比较甲国南部和乙国西北山地的走向差异,并分析原因。
(3)有人提议将①地钢铁工业企业搬迁到乙国的西北沿海发展,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位于涅瓦河口三角洲上的圣彼得堡是18世纪初彼得大帝在丛林和泥潭(沼泽)上建设起来的,是俄罗斯通往欧洲西部的出海口,现在是一座科学技术和工业高度发展的国际化城市,以舰船、动力机械等制造业为主。
(1)读图分析18世纪前涅瓦河口沼泽广布的自然原因。
(2)评价18世纪初圣彼得堡建城的条件。
(3)简述圣彼得堡发展造船工业的有利条件。
下图为世界两条大河的三角洲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甲、乙两个三角洲自然地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两地区全年盛行西南风
B. 两地区气候形成原因相同
C. 两地区的主要河流水量丰富
D. 两地区以流水堆积地貌为主
2.如果城市A利用当地原料发展工业,最适宜的工业部门是
A. 棉纺织工业 B. 麻纺织工业
C. 水产品加工业 D. 电子工业
下图中的S国石油工业发达。近几年,该国的服装工厂多从中国等地进口成品服装,但使用本厂商标进行销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M城市发展石化工业,其主导区位条件是 ( )。
A. 劳动力资源丰富 B. 科技力量雄厚
C. 接近原料地 D. 接近消费市场
2.该国服装工厂生产经营方式发生变化,最可能的原因是 ( )。
A. 原料资源短缺 B. 劳动力成本上升
C. 能源供应不足 D. 市场需求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