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

材料二: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2015 年来此过冬养老人数近10 万。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

材料三 :四川省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

下表 为攀枝花气温、降水资料。

(1)简述攀枝花作为老工业基地“钢城”发展的优势条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2)根据材料分析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有利地理条件

(3)大量外来人口对攀枝花“阳光花城”兴起有哪些积极影响?

 

(1)煤铁资源丰富 交通便利(水源充足) 经济增长乏力 产业结构单一 环境污染严重 (2)冬季气温较高 晴天多,光照充足 交通便利 环境优美 旅游资源丰富 (3)促进房地产、旅游、养老服务等产业发展 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带动当地的消费,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生态环境改善 促进多元文化交流 【解析】试题分析: (1)考查工业区位因素、考查工业基地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从交通、资源、劳动力、市场等方面进行分析。工业基地面临的问题主要从工业结构等方面分析。 (2)结合当地的纬度、光照、交通、环境、旅游资源等方面分析。攀枝花纬度较低,冬季气温较高;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有多条铁路穿过,交通便利;当地环境保护较好,环境优美;当地的旅游资源丰富。 (3)考查人口迁入对环境的影响。大量外来人口的迁入,可以促进房地产、旅游、养老服务等产业发展,从而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大量人口的迁入,可以带动当地的消费,促进经济发展;注重环保工作,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当地人与外来人口之间的文化交流。 【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考查人口迁入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知识拓展】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1、人口迁移的意义:人口迁移对调整人口分布、劳动力盈缺、促进地区文化交流、新资源开发、经济文化区的建立、民族和种族的融合等都有重要作用。 2、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影响: 影响   迁入地   迁出地   有利   ①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 ②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 ③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④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①加强与外界的社会、经济、科技、文化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②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 ③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不利   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并对自然和生态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   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我国局部地区相关信息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近年来观测资料表明,天山的冰川在不断消退。简述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说明该现象将对该地区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

(2)新疆风能资源丰富,试结合图二说明达坂城风力资源丰富的原因。

(3)图Ⅲ中城市所在河谷地区是该区域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试分析该地发展农业有利的自然条件。

 

查看答案

芒果果实(下图所示)椭圆滑润,果皮呈柠檬黄色,味道甘醇,形色美艳。芒果是著名的热带水果,被誉为“热带水果之王”, 最适合的生长温度为24~30℃。近几年来,云南省华坪县(中图所示)成为我国纬度最北端的芒果生产区,是生产有机晚熟芒果的最佳区域。读图并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华坪县芒果生产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地形    B. 降水    C. 纬度    D. 水源

2.与广西、海南相比,华坪县发展芒果生产的主要优势是

A. 生产规模大,成本低    B. 水运便利,利于外销

C. 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D. 生长周期长,利于占领晚熟市场

 

查看答案

蜂农为了“追花夺蜜”,往往要不停地迁徙放蜂,下图示意我国东线放蜂线路。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蜂农迁徙放蜂的最主要因素是

A. 光照    B. 气温    C. 降水    D. 市场

2.蜂农“追花夺蜜”,适宜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 航空运输    B. 内河航运    C. 铁路运输    D. 公路运输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某发达国家地区简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M、N、E、F四地降水量最多的是______

A.E      B.F      C.N      D.M

2.图示地区最适宜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 商品谷物农业    B. 乳畜业    C. 大牧场放牧业    D. 水稻种植业

 

查看答案

热导强度是指中心城区气温比郊区高出的数值,下图示意北京市不同季节热导强度逐时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北京市热岛强度的逐时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 5时~8时,市区均温最高

B. 午后2时左右,气温最高,对流旺盛,热岛效应最明显

C. 15时~22时,市区升温显著

D. 22时~次日7时,城市热岛环流最强

2.关于北京市热岛强度季节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春季丰富的降水降低了城市热岛强度

B. 受上班人流、车流影响,各季节热岛强度在早上7时前后均达到高峰值

C. 秋季多大风,城市热岛强度较小

D. 冬季低温,人为释放热造成热岛效应最明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